来源|胖福馒头(ID:amazingfounder)
Whale帷幄创始人叶生晅Jerry(以下简称Jerry)是最早拥抱AIGC浪潮的科技创始人之一。原本计划攻读神经学博士的他,最终决定辍学并投身到营销这个毫无关联的行业中来。在Jerry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Whale帷幄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服务商,服务全球超过 1,000 个标杆品牌。
与那些典型意义上的技术派或实践派创业者不同,Jerry有一个重要的特质:他乐于、当然也善于,将技术和商业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两者当然不可偏废。同时,Jerry还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射手座,不会被条条框框束缚。
今天的分享中,Jerry提到了对于AIGC对行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看待当下的势能与红利,OpenAI引领的技术浪潮下的受益者与受损者,以及中国品牌全球化(China Brands Go Global)等话题,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 问题导览 01 对于技术的拥抱和选择 02 AIGC对营销行业的影响 03 当下看到的机会 04 谁将是这轮技术浪潮最大受益方? 05 Go Global 当下中国品牌的全球化 06 技术在品牌全球化中的角色 07 技术与商业 08 创业的选择与相关性 09 创业背后的风险 10 Meta的文化与思考 11 关于北极星 12 如何通过技术帮助品牌增长 13 如何定义公司 14 对五年后的期待
Gang:帷幄在近期做了一次,发布了一系列基于场景落地的产品全家桶,速度非常快,对于新技术的拥抱和选择,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Jerry:从第一天(Day One) 开始,所有我们看到的技术,哪个要做和哪个不要做,我们都是以哪些能够为客户解决问题和产生价值来定义。我们一直在关注技术的动向和发展,关于AIGC其实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存在很长时间了。在2022年的5月份,帷幄内部已经开始使用,但AIGC真正走到大众视野是在今年的1月份。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在判断技术是否能帮助我们加快解决问题。
我们一直围绕两个维度来考虑,一个是技术(Tech),一个是场景下的消费者品牌,就这两件事,任何的改变都会产生价值,技术的更迭会产生价值,场景的更新也会产生价值。在一个变化的市场中,一定会有机会产生。比如汽车,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会有很多机会,比如茶饮赛道,也伴随着从奶茶、果茶到最近的酸奶茶的趋势变化。如果说在6个月前, 10个月前选择做酸奶茶也有机会。另一方面,技术的更迭也会产生机会。AIGC的到来在技术侧产生更迭,相应的也会对很多场景带来改变,这时候对于懂技术也懂场景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Gang:具体来说,AIGC对营销行业会有什么影响?
Jerry:AIGC的底层逻辑是内容,虽然它的分析能力在当下还没那么准,但它生产内容的能力非常强,无论是LLM还是AI,文字、图片还是视频,它其实是个新的生产内容的方式。那对于内容在哪些地方最好用、用量最多,一个是游戏,一个就是营销场景,哪些离钱最近,营销场景离的最近。营销场景它是一个非常吃内容的地方,你要买个东西,最后99%的钱它还花在内容上面。
比如一个洗发水,成本3块钱,它就卖了50块钱,剩下的47块钱里面可能有40块钱,都是花在营销内容上面。在你在使用洗发水之前,其实你已经潜移默化消费了大量相关的内容。不管是在抖音还是小红书,你无时无刻不在消费内容。内容就是Marketing和Sales的本质。而我们在用技术赋能Marketing和Sales时,其实就做了两件事:一个就是数据收集(data collection)去了解你,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去理解你的行为;第二件事就是用合适的内容来促进你消费,最终形成转化。
Gang:在AIGC的到来后,相当于有了与之前相比几个数量级提升的内容供给来提供内容消费,你怎么看?
Jerry:在AIGC到来之前,我们没有足够多的内容供给来支持无限多的内容需求。现在AIGC可以来做两件事:一件事是内容宽度,也就是有足够多个性化的内容来给到每个人;第二件事是转化深度,也就是找到最合适的内容对个人形成转化。内容宽度和内容深度这两件事在AIGC的帮助下,能够得到百倍的解决。
Gang:我理解是更低成本,更大数量级的方式来解决。
Gang:所以对于AIGC这一波技术浪潮,营销场景是最容易吃到红利的场景,离钱也最近。
Jerry:是的,这个逻辑很简单,技术(Tech)离钱最近的地方,就是越能吃到红利的地方,我很坚信这一点。当然有些技术研究(比如核聚变)是用来改变世界的,但是短期内不在我们讨论的维度范围内。
Gang:我观察到好多公司都在放慢发展的脚步,帷幄却非常积极的拥抱环境,你们看到的机会是什么?
Jerry:首先,需要确认客户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否是正确的事情;第二是这个正确的事情是否产生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能否被我们抓住。目前大环境虽然不好,但存量市场体系下并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机会点可能在于对我们的客户来说,是否要通过技术(Tech)来提升更强的竞争力。比如汽车行业是最卷的,但汽车行业的客户愿意通过技术去提升竞争力,所以卷的地方不一定没有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在卷的时候产生了什么新的机会,这个是第一性原理的底层逻辑。持续通过技术去提升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在当下依然是好的选择。
另一个,出海是我们认为的一个很大的机会,目前中国是唯一没有出过海的品牌系统、品牌体系的国家,剩下(美国、欧洲和日韩)都是全球化品牌(Global Brands)。所以说在国内卷的过程中,天然会有人走出去,未来几年里面肯定是,这是可以预见到的。这也是我们愿意去持续投资在这件事上的原因。
Gang:有人说微软Microsoft将是这一轮技术浪潮最大的受益方之一,你怎么看?
Jerry:所有的技术,能吃到红利的一定是场景方。比如微软Microsoft吃了大部分英特尔Intel的红利,很多游戏公司吃了英伟达Nvidia的红利。在这一轮的技术浪潮中你可以看到,微软Microsoft和Adobe的产品已经快速的吃到了这一轮的技术红利,所以说AIGC所对应的场景方,得场景者,得天下,拥有场景的公司吃到红利,这是我认为的定论。大模型的那些厂商最后会变成云或者Infrastructure(但这不代表他们成不了好公司),但最后大部分90%的,它的这个价值被那些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的公司吃到。
离交易越近的场景会越有价值,但有价值而技术的落地挑战会比大家预期的大。这本质是一个工程问题,有很多坑在里面,需要在场景中有持续沉淀,并且非常擅长在场景中解决问题。帷幄的优势在于一直在细分领域的营销销售场景中沉淀。以客户需求出发,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持续的把新的技术价值提供给场景方。
Gang:再来聊聊全球化这个话题。帷幄服务大量的品牌商中,这其中一定有Global brands,也有China brands。你觉得现在对于China brands go global 是一个好的时机吗?
Jerry:我认为目前是一个好的时机。中国是现在唯一一个还没有全球化的品牌体系的国家,而日韩、美国和欧洲都已经全球化了,除了这四个地区,其他地区都没品牌。所以在中国市场这么卷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走向全球化的好时机,而且这个趋势非常明显。我觉得能看到的投资人都是看到了。品牌有一个很特点的地方,好的品牌是不用融钱的,现在你要一些好的品牌融资,就是告诉他说你要做全球化,所以要融钱。对于投资人来说,可以把钱投到好的品牌里去,寻找中国的可口可乐。
Gang:所以你觉得这个趋势背后你看到的信号是什么呢?
Jerry:信号是中国的市场已经足够成熟,它需要往全球走,这其实和美国品牌一样,当时也是在美国市场饱和,竞争过于激烈,那么外溢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必须做的事情。我认为中国品牌出海China Brands Go Global,也会是AGI的同时,一个非常热的主题。
Gang:那你觉得中国品牌体系跟刚刚说的那几个差异是什么呢?
Jerry:中国品牌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供应链。天然的供应链的优势,所以说在打国外的时候其实有个天然的杠杆。无论是硬件和软件供应链,响应都特别快。
Gang:这个大趋势下,To B Tech Company只是在输出技术吗?
Jerry:我觉得不只是技术,而是软件(Software),Software是代表文化的。
Gang:怎么理解?
Jerry:Software是一种文化。我们现在的Software,是将很多中国品牌造出来,它们代表了中国品牌的一些文化传播力,所以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比如你用飞书、企微和钉钉,最后拿到什么东西是三种不同的文化,钉钉代表的是阿里的文化,企微代表的是腾讯的文化,飞书代表是字节的文化。软件的本源是文化。
Gang:为什么用户也能感受到这种公司内部的东西?
Jerry:产品(Product)的本身后面是流程(Process),软件的背后是流程运营,每个公司的运营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比如微软、Adobe和我们,以及其他的中国企业,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可能解决是同一个问题,只是方法不一样。这取决于文化的不同。
Gang:其实中国的很多先进公司,不管是BAT还是美团、字节,他们也曾使用了大量的欧美软件,这代表在工作方法论和流程上,其实也有吸纳很多欧美的优势。那你认为,中国在这个时间点的输出或者说是全球化出海,是一种更迭关系还是一种差异化的特色关系?
Jerry:我认为是差异化。背后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差异。
Gang:那帷幄希望传达的文化是什么?
Jerry:我们希望传达的是文化是数据驱动(Data Driven),拥抱技术变革(Tech Savvy),效率至上(Efficiency First),微软,Adobe这些都是代表美国文化出海,用它们的产品能够鲜明的感受到它们的风格,如果我们去看日本的软件,我们能够感受到日本文化的特点。
Gang:我交流过的很多技术背景的创始人,会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你如何看待技术与商业?
Jerry:我们发现,对于优秀的科技公司,都是坚持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我们需要想清楚的是——技术能否帮助客户解决需求,能否产生价值。对于CEO来说,需要确认是否看清楚技术带来的价值,如果技术是能为这个市场带来红利,那就值得往前推进,这背后是一个典型的决策过程。对于新的技术浪潮,人们都会预想一个完美的景象,但真正能落地的场景是极其有限的。从业务一线的视角,我们更关心的是怎么解决问题,当人们不在喊技术概念的时候,才代表技术真正的落地。
Gang:你之前曾在加州理工读神经科学的博士PhD,现在做的是跟营销科技相关创业,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有复利吗?
Jerry:其实这两段经历的相关性挺大的。首先,所有的营销销售相关联的都是Decision Making(决策)。无论你是买一个东西,还是说 Organization Behavior(组织行为) 本质都是决策。决策的上层就是Neuroscience(神经科学)。大脑做决策是很有模式(Pattern)的,营销销售就是通过内容影响你的决策,让你最终买东西。
Gang:我认识你的时候当时在Meta做工程师,为什么想要回国创业?
Jerry:对我来说,创业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创业的人本身会有一些天然的特征,比如性格。我觉得现在遇到很多创业的人,很少是说我为了创业而创业。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说我只是走上(创业)这一步而已,创业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其实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有很多,在大厂里工作也能实现价值,做投资也能实现价值,创业只是另外实现价值的一种方式,恰巧也很陡峭。
关于为什么做这件事,也跟我之前的经历有关,在技术(Tech)和营销两侧都有经历,其实我觉得创业是一种PPF(Product People Fit),你想做的事情是来源于你内心的呼唤,同时这件事的确能真实解决问题。
Gang:谈到创业,非常相关联的就是风险,看到风险规避风险其实相对容易,但是看到风险还愿意去做,其实是件挺难的事情。
Jerry:我觉得是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背后往往是一小群愿意在风险下的变革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投大钱给优秀的CEO,因为他们是在风险下有决策力的,这也是很多CEO的必修课,在不确定性和风险中的决策力。在最近的这段时间,我们能看到微软的Satya在OpenAI的事件(董事会罢免Sam Altman)中体现出卓越CEO的一流决策力。
Gang:Meta创始人提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你曾经在Meta多年,Meta的经历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Jerry:Meta有个文化是Move Fast(快速迭代),它的方式是在可承受的风险下尽快做。它的控制风险的方式是快速调整,这是我觉得它的一个方法论。不管是它的企业文化还是组织,都是为了这件事情来做的。它建立的体系非常接近于如何让所有人在愿意承担风险的前提下快速向前,因为控制风险的成本是很高的,团队能够很快的评估风险成本来判断是否要快速迭代,这是Meta的企业文化和组织建设。所有的公司在最后都是关乎组织,组织力是最后整个公司成功的关键原因。其实你看大部分的CEO本质上做的事情就是将组织作为一种产品在打造。
概括的来说,CEO需要具备好的决策力,同时将组织作为产品持续打造实现强组织力。
Gang:你的北极星(目标)是什么?
Jerry:在Caltech(加州理工)我们经常说,Caltech希望在人类的知识边界上去开一个口,这是Caltech希望每个researcher去做的事情。我擅长的是技术和营销,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在商学院的知识库上开一个口,推动整个营销体系的前进。
Gang:你会怎么定义帷幄这家公司?
Jerry:帷幄是一家营销销售场景化的科技公司。
帷幄从第一天开始到今天,有两个关键词一直都没有变过,第一个是「技术」,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给客户提供的就是技术服务。市场上很多的公司,提供不仅仅技术,可能还要支持运营侧,甚至金融,商业模式很复杂,但对我们来说,只做一件事,就是技术(Tech),因为我们始终认为技术本身是有价值的。
第二个是「场景」,场景本身我们只做消费者品牌,也就是B To C的场景,我们研究在消费者品牌,特别是在许多细分领域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在汽车,服饰,餐饮以及茶饮,咖啡等,其实每一个都是有专业的领域知识的,每一个场景它的技术怎么去落地,怎么去跟这个场景内的专业的领域知识结合。所以从最大的框架来说,其实就是一件事,如何通过技术来帮助品牌增长(Tech enables brands to grow),这就是我们对于公司本身的一个定义了。
Gang:五年后,我们回来再看,帷幄会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
Jerry:我觉得中国是有能力往世界走的。在今天这个时间,中国的To B和To C都是在往世界走。中国公司的差异化优势在于组织力强,战斗力强,供应链强,客户环境极其卷,所以我相信五年以后,会有中国的 Microsoft (微软)和美国的 Microsoft 竞争,会有中国的宝洁、中国的星巴克和美国的宝洁和美国的星巴克竞争。
今天,中国的优秀企业都在推进全球化业务,未来一定会有中国的Microsoft,我希望帷幄就是那一个,不仅仅是帷幄,很多ToB公司能在这一波的挑战中熬过,生存下来,很可能就会成为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