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了,一面以色列宣称加沙地带哈马斯几乎被消灭殆尽,另一方面又似乎在准备针对黎巴嫩的战争。作为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以色列,美国几乎被以色列右翼政府牵着鼻子走,美国想实现该地区的持久和平,就必须斡旋周围国家的反对势力,其中最重要的一步之一是建立巴勒斯坦国。但目前以色列右翼政府似乎铁了心要延续蚕食政策,利用这次冲突,彻底将加沙纳入版图,一如之前不断阔建约旦河西岸的永久定居点。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五(1月19日)说,他和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通了电话,讨论让巴勒斯坦人独立建国的可能解决方案。拜登特别提到,拜登说,内坦亚胡并没有拒绝所有的两国解决方案,他指两国方案可能有不同的形式,还特别提到,一些联合国成员国并没有自己的军队。貌似暗示以色列只接受一个没有武装军队的巴勒斯坦存在。

有意思的是这是美以领导人将近一个月来首次通电话,貌似此次通话是拜登对内坦亚胡星期四讲话的某种回应。内坦亚胡星期四(18日)公然表明,他已告诉美国政府,反对战后在加沙地带建立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必须掌握约旦河以西所有土地的控制权。他也放话,不会缩减在加沙的战斗规模,直到“彻底获胜”。

自从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就像个护犊子狂魔,对以色列几乎毫无抱怨,持续支持,即便在最困难的多次中东战争中,表现尤为明显,经过多年发展,以色列俨然已经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实力,一副"小霸王"姿态。当然,美国支持以色列都多方面原因,包括国内和区域需求等多方面,这里不再赘述。但自从内塔尼亚胡上台以来,似乎美国之于以色列,更像是个万能工具包,而以色列操纵这种关系以及拿捏美国心理的手法更加高超,总是恰到好处。

此次加沙冲突,对以色列来说是个不幸,也是个''机遇"——一个趁机做大做强,不再被美国牵着鼻子的机会,一个可以占领加沙的借口,一个进一步打击周边残存反对势力的机会。

但是同时也应观察到,世界不同地区同情加沙普通平民的声音已经呈现新的反对以色列武力霸凌的声浪,从一个被世界同情的建国-护国-强国的传奇"三好学生"角色,演变成一个肆无忌惮的"校霸",似乎也预示着以色列战略上的双刃剑效应。

众所周知,美国之所以是盟主,手段之一便是——我也许无法让你当选,但是我有办法让你下台。所以个人观察美国大选无论谁胜出,不变的政策是会想办法去掉以色列目前的右翼政府,美国目前需要一个安静的中东环境以便处理其他事项(包括俄乌战争,亚洲事务等),扶持更加温和对美的以色列,最符合美国利益。

谁是雪人,谁是骑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是雪人,谁是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