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许多摄影问题都可以回归到摄影的基础去解决。

例如,像光圈、快门、感光度等基础的摄影参数,我们必须彻底理解它们,才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彻底解决照片的曝光和成像效果的拍摄的问题。

类似的还有白平衡,它就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并且不重要,但其实对我们拍摄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参数,特别是拍视频的同学,一定要用好白平衡,因为它可以帮我们在前期拍摄就让画面色彩控制的更好看。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点展开讲解,希望你看完文章后能正确用好白平衡:

  1. 色温的概念
  2. 相机白平衡的设置方式
  3. 白平衡在拍摄过程中的使用思路

一、色温的概念

如果你想要真正理解白平衡,必须要具备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比如色温的概念:色温。单位是K,它是用来衡量光源的色彩偏向的。所有的灯光都有冷暖倾向,有的黄一点,有的光线蓝一点,如果灯光偏黄,意味着它的色温较低;如果灯光偏蓝,则意味着它的色温较高。

有些灯光还可以调节色温,通过调节影视灯的色温K值,就可以改变灯光发射出来的黄色光或者蓝色光的浓度。

色温值K值越高,发射出来的光线中蓝色光就越多。

而色温K值设置的越低,发射出来的光线中的黄色光就越多。

自然光也会有色温的变化,像早上、傍晚的光线就偏黄,色温就比较低。

二、相机白平衡的设置方式

正确认识色温,你就可以开始了解相机的白平衡了。每一台相机都有白平衡参数,虽然开启方式可能不同,但都是可以成功找到白平衡这个参数选项的。

找到白平衡参数后,发现无论是哪个品牌的相机,它们提供的白平衡选项都是相似的。

一是提供了各种场景,如阴天、日光、钨丝灯等。

相机厂商在出厂前就提供了场景选项,并且每个选项厂商其实已经设定了该场景光源的色温值,我们平时只需要根据现场选择场景选项,相机即可以立即获取当前场景偏色情况,再对应的修改画面的偏色,让白色变为白色。这个也就是相机白平衡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但也存在例外,更多场景相机不能列举,所以厂商也给我们设置了色温K值的输入入口。

我们可以根据当前拍摄环境的色温手动输入一个参数,但问题是场景光源的色温值怎么获取?两种解决思路:

1、使用测光仪器,计算当前环境的色温值。但这种方案成本高,并且只有在产品拍摄等需要精准控制照片色彩的场景才需要。

2、眼睛衡量。如果拍摄现场光线发黄,如夕阳,我们可以手动设置低于5500k的色温值,这个时候相机会自动给照片添加蓝色色调用于中和黄色光,照片的白色就会变为白色,至于设置多低,我们完全可以拍照片看色调再来仔细调节。

因为日常场景的拍摄我们并不需要去纠结照片的绝对色温,只需要照片氛围符合当下场景即可。

三、白平衡在拍摄过程中的使用思路

白平衡的本质是相机用于调控照片色调的一个工具,落地到日常拍摄,我认为大概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用途,其一是纠正偏色,其二调节照片色调氛围。

先看第一种用途:纠正照片偏色。

如你在夕阳下拍摄,照片整个泛黄,我们就可以利用白平衡纠正照片白色变为白色。

更简单的是,如果你是在相机白平衡本身就提供的场景下拍摄,你只需要选择对应拍摄场景的白平衡模式,照片纠色就能完成!比如阴天拍摄时,白平衡模式就选择阴天。此时相机将自动把照片中的白色还原为白色。

再来看白平衡的第二个用途:调节照片色调氛围。

具体实操你可以直接使用白平衡的自定义K值入口,然后精准设置色温K值进而控制画面色调,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我们可以把白平衡的数值范围做一个划分:

1、当设置色温K值设置高于5500K,画面色调偏黄,色温值越高,黄色调越浓郁!

2、当色温K值设置低于5500K,画面色调偏蓝,色温值越低,蓝色调越浓郁!

3、色温设置为5500K,画面色调和现场场景基本一致,因为此时相机不会进行任何纠色行为!

写在最后,摄影学习越是往前走,越需要回头看,因为你会发现实操拍摄遇到的很多问题,你想要解决,最终都会回归到基础知识,像白平衡,像曝光三要素,像对焦,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基础打好,就像建房子,基础打的越牢固,房子就会越稳固!希望我的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