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两 \ 编辑:二两

提到湖南境内的抗战,有一场硬仗肯定会榜上有名,它就是“衡阳会战”,与“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一起并称为湖南地区的三大战役。

衡阳会战的指挥者为第10军的军长方先觉,他率领1.7万士兵,面对10万日军的进攻,苦守衡阳整整47天,最终还是丢失了衡阳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军长方先觉最后率部向日军投降,但纵观历史,发现史书并没有对他进行过多批评,这是为何?请听我细细道来。

战争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日本第40任首相东条英机,在筹备许久后,准备在中国实施“一号作战”计划,以此来打通在中国内陆地区的走廊,为日军侵占中国全境提供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条英机】

在日军“一号作战”中,东条英机尤为看重的一条就是消灭中国军队有生力量,确保失去抵抗能力。为此,“一号作战”计划一开始,东条英机就直接纠集了40万大军,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是源源不断从日本国内运来,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随后,准备妥当的日军发动了“豫中会战”,战争持续了37天,总指挥为日军华北战区司令官岗村宁次大将。此人阴险狡诈,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方薄弱之处。此时,中国军队的防守主力,是汤恩伯的第13军,属于中央军中的王牌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最后中国守军大败,丢失了几十座城池,节节败退。

在取得了“一号作战”的第一阶段胜利后,日军立即着手准备开启第二阶段的作战,即“长衡会战”

长沙失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武汉已经失守,日军正在以武汉为基地,开始准备进攻长沙和衡阳。

因为已经得知中国军队在长沙和衡阳布置了近55个师后,日军为了确保胜利,又紧急从国内征召了10万兵员进行补充,并申请了大批的空中联队。就这样,在“长衡会战”真正开打前,日军投入的总兵力也达到了共计150个大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5月27日,日军正式进攻长沙,可惜的是,中国军队在半个月之前,其实是有机会加强防御力量的。

1944年5月15日,长沙第九兵团的会议室内,兵团长薛岳正在召集各路守军将领,研究作战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岳

席间,来自一线的低级军官,即34师101团的团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日军这次攻打长沙兵员十分充足,中国守军需要集中兵力在日军还未占领长沙周边城池的时候,主动发动进攻。

其实,这位团长的军事敏锐度,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厉害的,可惜身为第九兵团司令的薛岳将军,却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在薛岳看来,日军只是虚张声势,真正攻打长沙肯定得几个月后,因为日军的兵力没有那么多,大部分都在河南战场,等撤回和休整完成,就到了秋天了。

所以,薛岳料定,日军的所谓进攻长沙的准备,只是自己给自己壮声势,实际上并不会立即对长沙发动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薛岳看着自己能够指挥的近55个师,心中充满了自信,觉得只要各部死守自己的阵地,日军就打不进来,没必要冒着危险去主动出击。

当然,作为中央军中的杰出将领,尤其是在前面几次长沙保卫战中的优异表现,薛岳的确有资本有这份自信,毕竟他创立的“天炉战法”,曾经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然而,世界是变化的,薛岳很明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不知道的是,日军为了确保“长衡会战”的胜利,已经秘密调集了10万兵员补充到了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就是,日军在第11军中将横山勇的指挥下,于6月18日就成功攻占了长沙,距离发起长沙会战的5月27日,也就用了21天。

长沙失守后,对此负直接责任的守城司令,即第4军的军长张德能被逮捕入狱,后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且立即执行。

衡阳苦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占长沙后,日军下一个目标就是衡阳,因为只要占领了衡阳,日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一直打到桂林,从而切断中国远征军的退路,并阻隔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抗战的路上援助。

在进攻衡阳的时候,日军学习了中国军队的打法,调集10万大军后,并没有直接进攻衡阳城,而是先后攻占了衡阳周边的县城以及机场,使得衡阳城成为了一座“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湖南、江西境内的各处援军也奉命驰援衡阳,可都被日军阻击在了外围,无法靠近衡阳城。

如此一来,衡阳城能否守得住,就只能靠衡阳的守军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先觉】

当时,衡阳城内的最高指挥官是方先觉,他当时担任第10军的军长,城中兵力,加上预备部队,共计有1.7万人。

6月28日,日军正式发动对衡阳城的进攻.

日军步兵缓缓推进,战机不计成本一般地朝着第10军的阵地倾泻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在方先觉的指挥下,第10军的防御阵地修建得十分完美,在日军空袭的时候,士兵们都能及时躲入防空袭战壕,尽可能地减少了空袭带来的伤亡。

等到日军空袭结束,日军步兵就开始在装甲车和坦克的掩护下,朝着第10军的防御阵地发动猛烈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因为刚取得了长沙会战的胜利,所以十分骄傲自满,认为拿下衡阳城必定会非常容易。可实际上,日军组织了多次大规模冲锋后,依然没能攻入衡阳城内,不仅如此,就连城外的几处阵地日军都没能彻底攻占。

恼羞成怒的日军又从后方,调集大批的炮兵,对第10军的防御阵地展开炮弹攻击,结果依然没有用处。日军在衡阳城外,不仅没能向前推进,自己还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有好几次,衡阳城外的中国守军,还发起了反冲锋,可把日军吓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攻不下的衡阳城,成为了日军的心病,指挥官横山勇更是被批得体无完肤,恨不得自己在司令部自裁谢罪。

衡阳失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眼看衡阳城攻不下来,也急了,开始不计伤亡不计成本地发动连续攻击。

头顶上,日军派出多个空中联队,连续不断地轰炸第10军的阵地,几乎中间没有间隔。陆地上,日军的炮兵毫不吝啬弹药,一股脑朝着中国军队阵地发动炮击,掩护步兵的突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兵方面,日军将士兵组成多个方阵,对中国守军阵地发动连续不断的攻击。第一批倒下后,没有任何间隔,第二批日军立即上去发起攻击,可以说是不计较任何伤亡了。

第10军的将领们在军长方先觉的带领下,誓死守卫阵地,直至最后打光了所有的弹药。在守卫衡阳城市的40多天中,没有一名战士投降或者逃跑,上至军官,下至士兵,每一个人都在奋勇作战。

以至于日军的横山勇中将感到纳闷,怎么都是中央军,守卫衡阳的中国军队,和守卫长沙的中国军队,战斗力有着如此明显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8月6日,靠着源源不断的兵员和武器弹药,日军还是突破了第10军的防御阵线,率先攻入了衡阳城的北大门。此时城内的中国守军,弹尽粮绝,可他们依然没有后退,拿着刺刀在巷子中和敌人进行白刃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0军中,有的战士的刺刀都弯曲了,就赤手空拳或者拿着石块,去打击日军,伤亡自然十分严重。打到最后,有的连只剩下一两名士兵了,可他们依然在坚守自己的阵地。

这就是方先觉的第10军,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那时候,身为第10军的军长,衡阳城的最高指挥官,方先觉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他利用城内仅存的一部电台,发出了自己最后一封电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先觉的这份电报中,有一句话流传至今,被奉为经典:

“生等只有一死为国,来生再见。”

8月7日,方先觉的司令部被日军包围,本人也几次被日军炮弹震晕了过去。

看到身边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方先觉知道大势已去,认为自己的第10军几乎全部阵亡,为了仅存的年轻战士们有一个赢得活下去的机会,他命令第10军停止抵抗,向日军投降,一切罪责由自己来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衡阳城失守,日军占领了衡阳城。

虽降犹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守城失败,守卫长沙的张德城兵败撤离后,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且立即执行。而守城失败,向日军投降的方先觉,却迎来了不一样的结局。

当时投降后,第10军幸存的各级将领们被关押到了同一个牢房中,方先觉仔细询问才发现,自己以为打光了的第10军,在投降的那一刻仍然有1200多士兵正在城中和日军打巷战。

听到这个消息,方先觉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当时由于和前线部队失去了联系,导致他做出了如此重大的错误决定,他觉得自己对不起那还在坚持作战的1200多名士兵。他十分后悔,如果自己不投降,就可以再坚持几天,或许就能等来援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先觉】

后来,趁着日军清理衡阳城的混乱之际,方先觉找到机会逃了出去,一路上也不停留,直接前往了重庆,去负荆请罪。

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重庆后,自己不但没有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反而成为了报纸上的英雄,各种欢迎晚宴上的嘉宾。

对此,方先觉总是感慨,自己只是一个丢城且投降过的败军将领,惭愧万分还来不及,怎么还敢接受大家的赞誉。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方先觉之所以能够在战败且投降的情况下被原谅,和他的第10军的拼死作战有关。整个衡阳会战中,日军付出了1.2万人的伤亡,这在历次作战中都是十分罕见的,以至于日军开始感慨,中国军人认真起来,战斗力原来也如此厉害。

此外,方先觉将日军在衡阳城拖住了整整40多天,为后期“桂柳会战”的友军们,争取到了更多的装备时间,就这一点而言,也是大功一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