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腊八节即将来临之际,1月16日上午,姑苏区平江街道新湘苑社区的“海棠先锋”微网管家凌恩斌受新湘苑社区党委、妇联以及姑苏区人社局邀请,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浓情腊八 暖心‘粥’到”腊八节主题活动,现场,凌师傅一边制作传统腊八粥,一边为辖区居民讲起腊八节的传统民间习俗,30多种食材美味叠加,历经45分钟的小火慢熬,最后撒上青红丝点缀以及桂花增香,一大锅色香味俱全的腊八粥烧煮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八节曾是中国“廉政节”和“爱民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节日之一,颇有仪式感,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修福粥。喝腊八粥的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逢腊八这一天,在腊八节能够喝上一碗腊八粥始终是苏州居民一份心中的牵挂。

为了满足辖区居民、志愿者在“家门口”就能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今天,凌师傅特意有备而来,带齐了所有炊具和食材,现场为大家讲解腊八粥的制作过程,整个烧煮过程并不简单,需要花费很多功夫,对于居民询问起其中的诀窍,凌师傅也很乐意回答。他说在正式煮腊八粥之前,在前一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将食材进行清洗浸泡,豆类、枣类等食材都蒸煮成半成品,这样可以节省烧粥时间而且品尝起来也能更为软糯,整个食材种类共有30多种,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心准备。

正式开始烧煮,首先在大锅中倒入清水,加入白米和糯米后进行烧滚,过程中需要用大汤勺不停搅拌,防止糊锅,随后加入芸豆、花豆、肾豆、赤豆、荷包豆等各种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半成品,光是芸豆,就有紫芸豆、白芸豆和花芸豆这三个种类,丰富的豆类品种与谷物搭配起来可以形成有效的营养互补,随后加入南瓜子仁、核桃仁、松子等坚果,不但营养丰富,还可调节口味。最后,将红枣、桂圆、木耳陆续加入锅中,撒入冰糖增加甜味。整个过程,小火煮上45分钟。据凌师傅透露,他的独家秘诀是在最后撒上一把桂花青红丝,再次盖锅闷上10多秒钟,锅盖打开,桂花的清香扑鼻而来,青红丝还为腊八粥增色不少,一锅蕴含着30多种食材的腊八粥便完成了。

今天,凌师傅总共烧了5大锅的腊八粥,分批出锅倒入餐桶中冷却,整个全程历时5个钟头,“海棠先锋”微网管家将腊八粥打包好后,分别送至辖区志愿者和特殊困难群体的手中。志愿者林建芬品尝着腊八粥,翘起了大拇指进行点赞,连连赞道这碗腊八粥,真的“蛮灵格”。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辖区居民一边品尝着腊八粥美食,一边话着家常,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驱散腊月的寒意,对新年的到来寄托着美好的愿景和祈盼。

新湘苑社区党委书记韩谦表示:“腊八节是传统民俗节日,一碗甜甜糯糯的腊八粥始终是大家牵挂的味道,在寒冷的冬日,邀请辖区居民共同品尝腊八粥,还由“海棠先锋”微网管家送到辖区独居、孤寡、高龄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手中,在寒冬为大家送上一份关怀。下一步,新湘苑社区党委将继续开展高质量的党建为民服务项目,通过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提供暖心的周到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