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源于网友投稿,下面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请勿对号入座。

一年一度的公务员年度考核测评又来了,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会场灯火通明,电子横幅、座位牌、茶水已经准备就绪,领导们在主席台上正襟危坐,仪式感满满。

主持会议的副局长在台上发言:“今天是……,下面会发给大家三张表,请大家本着实事求是,对组织负责,对单位负责的原则,按照要求进行填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到这三张表以后,我漫不经心地打满了勾,在意见栏填上“无”,然后把纸对折,交给工作人员。

其实,我早已明白,不管我在测评表上勾了什么,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

01

还记得刚工作那几年,在参加年度考核测评时,心里总是充满忐忑。

班子的运转情况如何?该不该勾选“优秀”?需不需要对他们提建议?

年度考核优秀该选谁?这些人当中谁的表现比较好?有没有人投我一票?

在百般纠结下,这三张表半天没有勾完,在工作人员过来收表时,才匆忙填好。

事后,心里还会想着,谁能成为最终的年度考核优秀人员?我有没有机会呢?

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完全是我想多了。

02

我原本以为,年度考核优秀应该留给那些踏实苦干、敬业奉献的“老黄牛”,可最终的结果,总是让我看不懂。

每一年的年度考核优秀名单里,总会有一两个被公认为“不干活”的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他们平时摆老资格,对工作推三阻四,对年轻人呼来喝去,有的还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就这些人,也能成为“优秀”。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一个平时既不干活,又搞事情的刺头,竟然也评上了优秀,要知道,此人被大家当成“瘟神”,都恨不得他调走。

后来,有知情人透露,原来这个刺头看到其他和他资历相当的人都评了一轮优秀,特别是他的死对头上一年也评上了,对此很不服气,也闹着要拿一个。

起初,领导当然不愿意,但该刺头不断去闹,还扬言要去J委、ZZ部拍桌子,揭穿单位里的“黑幕”,最终领导们还是妥协了。

03

这种闹剧,虽然有偶然的成分,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这种事情是可控的。

换而言之,这一切都是利益平衡的产物。

除了照顾“老资格”、摆平“刺头”之外,还有为了推荐提拔、理顺职级,也会专门留出一些名额。

而那些承担单位大量工作的年轻人,干最多的活,挨最多的骂,背最多的锅,就因为资历浅,不会闹,不受领导待见,到头来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其实,这就像自导自演的一部剧,剧本已写好,结局已注定,身为一名群众演员,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根本不需要纠结太多,更不要太入戏,安心走完过场就好了。

我想,这次估计还是轮不到我,来年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