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背景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共青团个旧市委聚焦改革要求,共青团个旧市委紧扣“把稳改革方向舵盘、拓宽团干来源渠道、促进组织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聚焦“执行力弱、人手不足、动力不强”等制约基层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通过“拓宽社会领域、加强院地合作、深化团教协作”三位一体夯实各级团组织力量新模式,不断激发基层干事创业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高位擘画“改革蓝图”, 合力破解执行难困境

一是党政支持,破解联动难题。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宣传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联动部门形成合力,高位推动市域共青团改革工作。

二是顶层设计,推进改革筹谋。制定《个旧市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系统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三是建制考评,落实成效推动。规范化开展任期目标考评,研究制定《个旧市2023年度综合考评共青团工作考评细则》,从巩固基层团组织建设、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志愿服务、宣传信息报送、青少年权益维护、青年助力乡村振兴6个方面,明确考评主体、内容、评分标准;制定《共青团个旧挂(兼)职干部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团干部的规范管理。

(二)精准发力“选优配强”, 着力破解选人难困境

一是坚持三个注重,优选政治过硬领导班子。注重实绩,注重平时,注重关键,深入一线过好选人筛子关,加强市级班子挂兼职团干部配备。从教育部门、云锡公司选拔团务工作经历丰富的团干部向市委推荐到团市委挂兼职,经市委研究后发布任职文件,新增2名挂兼职团干部,实现团市委工作力量同比改革前增长100%。

二是坚持三个打破,拓宽社会领域选拔渠道。打破年轻干部身份瓶颈、隐形台阶、专业壁垒,创新乡镇(街道)兼职副书记的选聘机制,面向社会领域招募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社会青年、村两委乡镇(街道)团工委兼职副书记16名;抢抓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地方项目志愿者扩容机遇,获批新增地方项目办志愿者26名分配到乡镇(街道)团(工)委,基层工作力量同比增长108%。

三是坚持三个聚焦,开发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以青少年为主线,志愿服务精神为主旋律,聚焦旗帜、活力、品质,常态化、组织化、精准化开展志愿服务: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三下乡、扬帆活动,吸纳300余名高校大学生充实到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累计开展活动100余场(次),服务群众近20000余人(次)。打造锡雁归巢,只此青绿,锡都小云豹等特色品牌项目,多次荣获州级,省级志愿服务奖项目奖项。

(三)紧扣作为“用活培育”,全力破解业务弱困境

一是激发热情以“学”强基固本,加强思政教育。制定团干部教育培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组建“锡都青年讲师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务团务应知应会知识、基层团的工作方式方法、外区外地先进工作思路等内容,通过青马培训班、三会两制一课、青年大学习开展团干部学习培训,着力提升团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工作实效,改革以来,累计开展专题学习36次,宣讲活动80场。

二是卯足干劲用“比”淬火锻炼,加强实践锻炼。制定《个旧市团干部比武大擂台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党建带团建实效、团员推优入党、团组织建设成效,通过现场观摩、听取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开展评比,组织团干部深入挖掘工作亮点、特点、突出点,更好地活跃创新思维、锻炼表达能力、激发工作动能,全方位培养锻炼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形成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工作格局。

三是对标榜样赶“考”创先争优,完善激励机制。坚持考核结果与干部推荐、干部监督、干部激励关爱结合,严格落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量化履职评价标准,按照“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确定述职评议结果,并将团组织负责同志考评结果反馈至同级党委。其中19名干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充分调动全市团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激励团干部担当作为。

三、案例简评

个旧市围绕三个困境,多方联动聚合力、靶向发力找突破,通过破除“单打独斗”的弱势局面、“身份壁垒”的思维困境及“安于现状”的躺平心态,将优秀青年人才纳入团组织力量统筹,建立健全改革工作力量选用机制,让团的工作更有力量、团的力量更加充实、团的工作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