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落的屋顶完全没有京西“石板房”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村落的屋顶完全没有京西“石板房”的特点。

德裔女摄影师海达·莫理循,1933年到中国担任照相馆经理,在北京居住了13年,拍摄了5000多张照片,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小莫。在她的影像集《遗失的部落》中,记录了大量北京远郊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细节。相册备注中,她说这个“遗失的部落”位于京西香山脚下,是17世纪李自成叛军的后裔,他们被强制定居在这里,直到1936年她到访时,仍是如此。

但仔细观察照片中的风土民情,就可发现,无论从照片所记录的地貌还是建筑风格,都与京西香山脚下有明显差异。相册中,人物的容貌、服饰、民俗特点也与她同年在妙峰山沿途所拍摄的京西子民相差甚远。很显然,这个“遗失的部落”应该在大西山中更偏远的地方。

由于这个影像集中收录的照片多为特写,为数不多的人文景观就成了确认路线和位置的关键。参考照片编号和内容,小莫是在游览过元代古刹黑龙潭龙神庙、圣米石塘文物群之后,才到达这个民风迥异的村落。村落中,京西门头沟、房山独有的用石板代替瓦片修建的房屋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外观规整的瓦垄。参考照片编号,小莫相册中所记录的制香作坊应该位于北京西南。参考建筑风格,这个村落应该地处房山区大石河流域以西更为闭塞的深山区。

小莫去往村落途中,大龙门敌台保存还很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莫去往村落途中,大龙门敌台保存还很完整。

再深入研究就不容易了,好在这批照片中出现了一处很明显的地标——长城敌台和古堡。参考同批照片中同时出现的大龙门古堡、早已消失的大龙门敌台,结合地貌,加上原照片中音节标记错误的威妥玛拼音“Ts'a-ho Village”,可以断定,这个“遗失的部落”就是位于大西山脚下的岔河村。

1936年夏季,这位充满朝气的年轻摄影师乘火车至平汉铁路坨里支线的终点站坨里村,随后与随从一起改乘骡马沿蜿蜒的大石河谷进山,在游历了沿线的黑龙潭、圣米石塘后,一行人沿着山路下山,经过桑园村和明清时期重要关隘大龙门后,抵达了这个“遗失的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香的“原料库房”,作坊伙计正在把松柏枝条破碎成小块。

在村落中,她见到了与京郊子民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民俗现象,并参观了以制香为生的家庭作坊。尽管远离京城、地处深山,但面对带着照相机的异国姑娘,这些原住民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反而把最为淳朴自然的一面展现在了取景器中,让小莫生动全面地记录了村落制香的全过程。

离开岔河村,小莫一行沿着拒马河河谷踏上回京的道路。此后,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小莫拍摄的北京远郊题材照片明显减少。

经过拣选之后,借助简单机械,对原料进一步研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拣选之后,借助简单机械,对原料进一步研磨。
完成研磨之后,将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随后压制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成研磨之后,将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随后压制成型。
场院里,正在晾晒的半成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院里,正在晾晒的半成品。
半成品成型之后,脱模成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成品成型之后,脱模成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晾干后,按照统一规格进行分拣、包装。两个人围着炕桌盘腿而坐,铺盖被堆在窗台边。照片中的“童工”如果还在世,应该还不过百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包装完整的香包,也许会被运到附近的寺庙,甚至更远些的云居寺、五台山。

文 | 马志璞

图 | 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 海达·莫理循

编辑 | 孙文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