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1996年,一位身着破烂衣服的老汉晕倒在街头,一支过路的解放军将他带回了部队,这老汉醒来看见周围的解放军时,他立马从床上下来整理自己的衣领,向解放军敬礼:“报告首长,晋察冀军区4纵30团3营8连2排排长常孟兰,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现请求归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老人所在的部队则是革命时期的部队,他完成了怎样的任务,为何会是这样的现状呐?

革命战士寻找队伍

革命战士寻找队伍

1996年年底,家家户户的百姓都在喜气洋洋的准备迎接新年,与此同时,有一位老人在挨家挨户的借钱,他借钱的理由竟然是要去东北,大家都认为这位老人的精神除不正常。

但是这位老人还是如愿以偿的凑足了去东北的路费,在别人张罗过年的时候,他踏上了前往辽宁的火车,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坐姿挺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程将近一天的时间,但是老人丝毫没有困倦,下了车站后,他就到处打听解放军部队的位置,但是大家都忙着赶路,好不容易打听到了位置,却发现没有客车,他走了好久才搭上一辆三轮车。

奔波了一天的老人没吃上一顿饱饭,但他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等到他到达解放军部队门口时,刚走了没两步,老人就晕倒在了雪地当中!

幸好的是,外出巡逻的解放军发现了他,将老人带到了部队,过了两个小时后,老人终于醒了过来,这时解放军部队的团长王永久告诉与他:“老爷子,这里是沈阳军区的炮团驻地,你是要来找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老人眼含热泪,他起身整理自己的衣服,向王永久敬了一个军礼随后说道:“报告首长,原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三十团三营八连二排排长常孟兰,已圆满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现请求归队!”

听见老人的姓名,王永久觉得很是熟悉,他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老爷子,我们这里有一张照片,您来看看是不是您。”

紧接着王永久就把照片拿了出来,当老人看到照片时,眼含热泪,紧接着说起了上级曾交给他的任务........

拼死进行阻击,后与部队失联

拼死进行阻击,后与部队失联

常孟兰是石家庄赞皇县的人,他加入共产党可以说是意外。当时正处解放战争时期,常孟兰正在自己的亲戚家中,恰巧他的这位亲戚加入了国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他们被红军俘获,在盘问国民党时,红军发现了常孟兰并不是国民党,本以为红军会放他走,没曾想有人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红军,当时常孟兰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于是常孟兰就成为了解放军中的一员。

常孟兰在当时也算的上是知识分子,为此他没事的时候还会叫红军战士写字认字,而常孟兰老实本分学习能力快,很快就当上了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解放战争仍旧继续,而常孟兰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要求他们行军240里地,但是在行军的途中遇上了敌军,随之展开了战斗。

当时战士们刚刚经历过在战斗,体力已经疲惫不堪,再加上他们有任务在身,随后他们的营长做出决定,让常孟兰所在的8连部队留下拉扯火力,其余部队继续完成上级留下来的任务。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虽然双方在见面的时候就展开了战斗,但是只过了一小会对面就停止了火力,这时8连连长何有海认为对方肯定也是碰巧遇上了他们,于是他观察完周围的地形之后,认为保护前沿阵地是最安全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有海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常孟兰:“你们只需要守护第一道防线,现在的时间离天黑不远了,只要咱们大家听到号声就可以撤退了,能顺利完成任务吗!”

战士们向连长敬礼保证:“报告营长,我们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

就这样,常孟兰带着他的队伍前往第一阵地进行埋伏,这支队伍加上常孟兰一共就有8名战士,之后,常孟兰就开始下达任务,他把队伍当中最小的战士安排在高处用来听号角方便战士们撤退,剩下的7个人则全部在雪地里埋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孟兰反复叮嘱战士们一定要瞄准了再打,因为他们手中的子弹并不多,常孟兰看到了国民党向他们靠近,但这时他依旧没下令开枪,等看到国民党大部队全部都他们的射程之内后,常孟兰立即下令战士们射击。

国民党也没想到周围有红军的埋伏,为此伤亡惨重,随后他们便向后撤退,常孟兰立即让战士们停止射击,这时他们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了,他们为主力部队拖延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有战士提出他们是否现在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孟兰思考后拒绝了,因为他没有听到号角声:“还没听到号角声,我们再坚持一会,相信不久号角声就会出现。”

但此刻国军部队的支援已经到了,为了避免所有人被发现,他们开始分开埋伏射击,就这样,他们用自己有限的能力为主力部队拖延了一晚的时间。

第二天一早,没有看见国军部队的常孟兰开始呼喊战士们集合,但是没有等来一个战士们的回应,他跑到其他战士埋伏的地方,却发现他们都已经牺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孟兰看着周围战士的尸体,呆坐在地上,现如今他和大部队也失去了联系,自己的战友也全部牺牲,为了避免遇上国民党,常孟兰决定回自己的老家休养。

回到老家的常孟兰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家人他是解放军,村子的村民对于他这么多年去了哪里也是非常好奇,但是常孟兰对自己的经历只字不提,后来村民也没有再问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新中国成立,埋藏在他心中的秘密他才敢说出,只不过这时的村民没有一个相信他的,但此时的常孟兰认为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战士们牺牲的事情也未告知他们的家人。

于是常孟兰踏上了“寻亲之旅”,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打听到当年牺牲其中6位战士们的家属,但是当常孟兰找到他们的时候,有些人根本不相信他说的话,甚至认为常孟兰是个疯子:“你说牺牲就是牺牲了,怎么他们连个烈士证明都没有?”

听到这话的常孟兰楞在原地,他心想:“是啊,他们连个证明都没有。”于是他便再次踏上了旅程。

苦苦寻觅四十余年

苦苦寻觅四十余年

王永久这才知晓他面前战的这位老人是位老革命,常孟兰握住王永久的手说道:“我想找到老部队,当年牺牲的兄弟连身份也证明不了,只要一天没找到,我一天就不会死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久也向部队领导去打听何有海战士的消息,但却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我打听到了他的消息,但不幸的是,何有海连长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紧接着,王永久也打听到了当年发布命令的团长,但他早已经牺牲了,常孟兰来到团长的墓前,向他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后,就回到了自己家乡。

2005年,常孟兰老战士去世,但是他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当年到底有没有吹响号角。

常孟兰老人去世后,他的事件被改编为电影,随后一档《为了那声军号》的播出,揭开了常孟兰多年的疑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播出后,何有海的名字吸引了一位关注的注意,他告诉节目组自己老姐也有一位老人名叫“和有海”,与常孟兰所描述的人一样,当记者找到这位老人时,才发现他就是当年的8连连长。

和有海并没有牺牲,当时常孟兰将他的姓氏搞错了,因此才有了误会,而后和有海老人解释了号角,原来当年根本没有吹响号角,为了不暴露大部队的位置,他们没有选择吹号。

和有海老人表示常孟兰是他带过最好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