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场上陆续流出了各个区的供地计划,吃瓜群众大呼过瘾。

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永丰南、马连洼、朱房村、太阳宫、酒仙桥、万泉寺、亦庄x24等众多明星地块同台打架。

最让人意外的,是天安门旁还有供地!

永安里地块,虽然容积率高达4.63,是新房市场上少见的百米高层,但这可是寸土寸金的东二环。

原以为早前曝出的万泉寺会是今年的大热门,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今年的供地计划有2个很明显的特点,和以往不同:

①首先,是发布时间,更早了。

像去年的供地计划,在2月中旬-下旬期间陆续流出。

今年整整提前了1个月,很明显,在去年9月吃了政策节奏的亏后,年底-年初这段时间,楼市调控的节奏,密了不少。

为了提振市场信心,提前拿出菜单,能不能供出后说,先过个眼瘾。

②其次,中心城区供地的占比,是过去5年来最高值,高达25%。

要知道,去年四环以内的新盘,只有2个,还都集中在3.9环。

而今年内城的供地计划,长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已公示部分明星地块位置图)

如果以上地块都能顺利供出,那场面,绝对是四面开花,年度关键词都有了:神盘归来

不过,以上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从12月救市政策,到现在的饕餮土地餐单,zf想提振楼市信心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了。

但我觉得,此轮供地计划的背后,还有很多“隐藏逻辑”:

1,收割高端购买力。

大家都看得出,明星地块扎堆亮相的同时,也注定了新房市场首批被锁定的买家,是高净值改善客群。

很现实的一点,北京楼市想逆天改命,指望刚需无异于扬汤止沸。

得把改善的钱逼出来,怎么逼?拿核心资源去换。

10w+豪宅遍地都是,堪称神盘元年,有钱人的狂欢。

如此一来,成交均价自然拉上来了,向上好交代,或许还能刺激楼市信心。

另一个层面,也可能是在阻止高端购买力润出去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市场下行,敏锐的富人是第一波撤离的。

2,刚需市场收缩,购买力挤压到二手市场。

不论是市场在售的新盘,还是今年的拟供地计划,都能看出,刚需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小了

首先是刚需板块的供应,就在下降,土拍一股脑的大红门,大瓦窑。

其次,刚需板块仅有的供应,开发商反而去尝试做偏改善的尺寸,像朱辛庄6w+单价,最新的产品面积段基本都在100+㎡了,总价700w起步。

那新的一年,刚需去哪买房?——去二手市场。

这样一来,二手库存积压的问题,就解决了,楼市能顺利进入一个正向循环轨道。

3,把开发商的钱,流通起来。

新房指导价上涨,表面看是zf对新房的预期,但另一个层面,或许是在给周边的顺销盘、次新盘抬轿子

当8.5w的地块供出来,8.2w的在售盘会不会更好卖?

加速上一轮在售项目去化,把开发商的钱,流通起来,去拿新地。

4,push开发商卷产品,升级才是硬道理。

当好地块不再“凤毛麟角”,而是被接二连三端出;

当指导价上涨到高位,开发商拿什么和周边原有竞品打?

出路是——做好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市场冰期,居住逻辑尚且能被认可,何况有种种资源加持的2024?

年初的开发商们,应该要狠狠加两个月班了,祝大家好运,别把好牌打稀烂~

最后,土地端的调整,还仅仅只是今年调控的第一步,最近和业内朋友聊起来,说年后会有一系列大动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山人接下来会出一期关于“大动作”的预测,好奇的朋友,反手关注一波,抢先吃瓜。

万丈高楼平地起,泡茶还得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