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同志也是你喊的吗?”主席在听到毛岸英称呼朱德元帅为同志的时候,非常生气,当着众人的面斥责毛岸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毛岸英刚从苏联回到毛主席的身边,父子重逢后的喜悦难以言表,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主席发现了毛岸英身上带着一些从苏联留下来的“小习惯”。

父子重逢

父子重逢

毛岸英虽然是毛主席的儿子,但是在他的童年时光中并没有毛主席的身影,他亲眼看见自己的母亲为了革命而牺牲,也亲身经历了被敌军追赶流浪街头的日子,直到被自己的舅舅送往苏联去留学,毛岸英才结束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的下落后,经常会给他写信,1945年的时候,毛主席因为长时间的奔波以及处理工作的压力病倒了,不巧的是,当时在延安的主治医生全部被主席外派出去工作了,但好在还有几位战地医生,可他们的医学水平并不高超,他们来回检查了好几遍都没找到毛主席的病因。

无奈之下,中央的几位领导人在经过商讨后决定求助苏联,斯大林在接收到消息后,立即派遣苏联的医生前往中国。

而这次除了这几位医生来到中国后,还有一个人也跟随着这次的队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他就是毛岸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落地的时候正值冬天,外面的雪踩下去刚好没过脚背,当毛主席得知毛岸英回来的消息后,连忙让警卫员带着他去机场。

毛主席等人比苏联的飞机要早到,毛主席下车就直奔机场口,外面的的天气十分寒冷,警卫员劝说主席让他在车上等待,但毛主席只是笑笑说了一句:“我不冷。”

毛主席与毛岸英十几年未见,可见他的心情十分的愉悦与激动,他们等了没多久,就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毛主席向传出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飞机上先是下来了两个苏联人,他们就是苏联派到中国的医生,紧接着,一个穿着苏联军服亚洲人面孔的男子站在了毛主席的面前喊了一句:“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眼泪瞬间浸湿了眼眶,他拍了拍毛岸英的肩膀说道:“回来了,回来了就好,都长这么大了。”

寒暄了一阵过后,毛主席就带着毛岸英回到住处,但由于毛主席身患病症父子俩还没来得及交流就被分开,医生嘱托主席要多休息,为了让主席尽快恢复健康,毛岸英也没有过多打扰他。

毛岸英的习惯

毛岸英的习惯

虽说毛岸英幼年时期是在国内生活的,但他在苏联生活的这段时间也沾染上了苏联的一些生活习惯,例如对人称呼这件事情,因为这个习惯毛主席曾严厉批评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国后的毛岸英还未熟悉周边的事务,闲来无聊就向朱老总借了他的马骑,这天,毛岸英正在给马弄马鞍,毛主席刚好出来看见,他一眼就看出来这匹马是朱老总的:“岸英,你没有事情做吗?”

毛岸英看见父亲之后立即就从马上下来,牵着马走近毛主席:“父亲,这是我向朱德同志借的马,我...”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毛主席神情变得十分严肃,呵斥他:“你怎么能直呼朱德的大名,还称呼他为同志,这是你应该称呼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因为称呼这件事情动怒,便解释道:“我在苏联的时候都是这样称呼别人的,在名称后面加上同志二字。”

毛主席让他把马栓到一边:“你跟我来。”随后带着毛岸英在去看战士们在做什么:“你现在不是在苏联,我们国家的规矩与苏联的完全不一样,见到长辈要用尊称,还有你的衣服是不是也该脱下了,你见哪一个战士是穿着你这样的衣服。”

毛岸英回国之后依旧保持着在苏联的处事风格包括他的着装方面,毛岸英总是穿着一双皮靴以及西服。

毛岸英的改变

毛岸英的改变

毛岸英在收到主席的批评之后也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妥,他将自己的西装换成了麻衣,之后更是找到朱老总对他道歉,朱老总为人大大咧咧,对于称呼这方面也确实没在意,没想到毛岸英会来道歉,他表示这种都是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毛岸英亲自向毛主席去申请下乡,最开始毛岸英到乡下的时候,老乡们认为他是一个啥都不会干的“公子哥”,便只给他一些轻松的活,可没曾想,毛岸英完全与他们认为的相反,再脏再累的活他都能干下去,看到谁需要帮助他第一个去,无聊的时候会主动跟老乡请教种地的方法。

老乡们都将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教给毛岸英,有时老乡们也会邀请他去家里吃饭,但是毛主席曾对毛岸英说过:“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也是深深铭记父亲的嘱托,但有时还是奈何不了老乡热情的投喂,为此,毛岸英开始教给他们认字,毛岸英对待老乡们无比的耐心,有时一个字他会纠正几十遍,可毛岸英的脸上也是挂满了笑容。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英就跟着毛主席从延安到了北京,毛岸英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席的儿子而要求优待,他最开始和战士们住在宿舍里,之后他被安排进了工厂里做工。

毛岸英当时在陕西农村的时候,整天被太阳晒着,为了照看田地的情况有的时候半夜还得起来,对工厂的工作一比较是很轻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踏实能干,喜欢与人交流,工厂上下的工人基本上他都认识,工人们知道他留过学,下班的时候经常会让毛岸英给他们讲国外的一些东西,毛岸英有时也会给他们翻译外国的文章。

来到工厂后的毛岸英也干起了老本行——“教人识字”,工厂的工人大部分也是不识字,于是,毛岸英主动当起了老师教他们识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看着毛岸英的变化心中十分的喜悦:“这才是我毛泽东的孩子!”

毛岸英在苏联的时候曾参加了苏联的共产党,也上过战场,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得知国家正在召集志愿军抗美援朝,于是主动报名参加,当时他周围的人都劝说他好不容易与毛主席团聚,没必要去,毛岸英听到这句话严肃表示:“正因为我是毛主席的儿子,我才会更要去!”

但不幸的是,毛岸英在1950年11月25日牺牲在了朝鲜的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