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最近准备结婚,或者考虑离婚,这篇文章你要认真看完。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对涉及彩礼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解释,新的规定在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我今天给大家提炼一下重点,觉得有用请点赞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什么属于彩礼

彩礼是以结婚为目的而提供的经济支持,有点结婚付定金的味道。

  1. 过节过生日给的礼物礼金不算彩礼。比如逢年过节给双方父母亲戚的红包,给女方买的新衣服新手机,给对方家人送的见面礼等等。这些只能算作是人情往来

  2. 有些金额特殊的红包,比如“1314”“520”等也不算作彩礼。

  3. 消费性支出不算彩礼,比如一起旅游吃饭所花的钱。这些都是为了增进感情的开销,不算是结婚的定金。

第二,不管男女,都可以要求退彩礼。

不要以为只有男方才会送彩礼给女方。有些地方,彩礼是男女双方互给的。女方的嫁妆和彩礼是同一性质,都是为了结婚才给的经济支持。姐妹们如果发生婚变,别忘了要求男方退回嫁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什么情况下应该退彩礼?要退多少?

情况一:已经领证并且共同生活的,就算后续离婚了,收彩礼的那方也不用还彩礼。但如果结婚没多久就离了,并且彩礼金额较大,法院会酌情判断应该退多少比例。

什么叫做彩礼金额过大呢?就是看当地工资水平,夫妻双方家经济情况还有当地彩礼的金额标准,做个综合判断。法院还会参考以下因素来决定退还比例:双方有没有怀孕生小孩,婚内有没有过错等。

情况二:没领证但已经一起生活的,比如常见的婚前同居,法院也会酌情判断退多少。参考因素和情况一中的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如果真要打彩礼纠纷的官司,怎么告?

彩礼纠纷官司需要包含实际上给彩礼和收彩礼的人。

举个例子,很多彩礼其实是父母出的钱,那父母就要和子女一起做共同原告。有些地方给彩礼,彩礼也不是给子女的父母,而是给爷爷奶奶或者干爹干妈,给那些实际拉扯孩子长大的亲属。实际收彩礼的人就要作为共同被告

为什么搞那么麻烦呢?因为以前都是夫妻2个人之间打官司,实际上真正收钱的人没有进入诉讼当中。法院在判案的时候很懵逼,夫妻两人其实只是离婚案,不涉及金钱往来,实际发生彩礼往来的是双方的父母。法院接到这种以离婚为主但又牵扯彩礼的案件时,只能让夫妻另外打彩礼纠纷官司。本来一个案件可以解决完的,只能分多个案件,浪费了司法资源。

本次最高院的彩礼新规,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标准。实际判罚标准都要靠法官根据案件具体定夺。

保险名将,杨家猛将。

有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