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初,各种榜单发布。与其他榜单中国公司霸榜不同,下面这个榜单里前十无一家中国大陆公司,前25名里面有且只有一家中国大陆企业,这不禁令人深思!这就是2023年全球半导体企业收入排行榜。
先来看看前十名和前25名情况。
仔细解读上面两个榜单,不难发现以下一些非常有趣的情况:
1、2023年受行业周期性影响,排名前 25 位的半导体供应商的半导体总收入下降了 14.1%,占市场的 74.4%,低于 2022 年的 77.2%。
2、前25家公司2023年的总收入为5168亿美元,同比下降11%,而前10家公司的总收入将同比下降9%,为3578亿美元。2023年半导体销售排名第一的公司营收负增长,年减9%,但2022年排名第一的三星,由于存储衰退和低迷,年减达到37%,这让台积电夺得第一。
3、从归属地来看,2023年全球TOP25半导体公司台积电、联发科、联电来自中国台湾,中芯国际来自中国大陆;上榜的美国公司包括英特尔、英伟达、高通、博通、AMD、德州仪器、苹果、美光、ADI、微芯、安森美、格芯、西部数据;上榜的韩国半导体公司包括三星和SK海力士;上榜的欧洲半导体公司包括英飞凌、ST、恩智浦;来自日本的半导体公司包括索尼、瑞萨和铠侠。
4、榜单里面美国公司遥遥领先,25家里有13家美国公司,且英伟达是全球首家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其GPU更是一芯难求!苹果长期在全球公司里面市值第一,市值一度超过3万亿美元。高通在安卓手机一家独大,汽车芯片与英伟达、英特尔抢夺市场。
5、受制于存储芯片大幅度降价,以及中国芯片的崛起,韩国三星业绩大幅度下滑。三星电子1月9日发布的初步核实数据显示,按合并财务报表口径计算的公司2023年营业利润为6.5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6.68亿元),同比减少84.92%。销售额为258.16万亿韩元,同比下滑14.58%。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减少35.03%,为2.8万亿韩元。销售额为67万亿韩元。为了挽回颓势,近期韩国宣布,拟在首尔附近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到2047年总投资规模将达到622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3.4万亿元。其中,三星电子计划投资500万亿韩元,SK海力士将投资122万亿韩元。其实韩国最大的问题是前两年受制于美国小院高墙政策影响,不能顺利出货给中国芯片。加之,中国芯片快速崛起,中低端芯片已经不从韩国进口,反而出口到韩国。
6、日本有三家上榜公司,索尼、瑞萨和铠侠。其实日本还有更多的半导体公司分布在设备、材料等方面,诸如光刻机的佳能、尼康,晶圆里面的信越,光罩领域的大日本印刷,特殊气体的太阳日酸,靶材的JX金属,石英产品的东曹等,特别是去年日本跟随美国开启对中国半导体出口设限之后,短期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影响较大。
7、榜单里面没有计算ASML,这个全球最大的光刻机生产企业地位短期内没有挑战。2023年12月22日《南华早报》报道,在美国加强限制后,我国11月进口荷兰芯片制造设备激增了十倍。11 月份,我国总共进口了 42 台光刻系统,总价值达 8.168 亿美元。其中从荷兰进口的关键芯片制造光刻系统16 台,价值 7.627 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倍。
8、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领域仍然是一家独大!1 月 10 日消息,台积电今日公布了 2023 年 12 月营收数据,12 月合计营收 1763 亿元新台币( 407.25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8.4%,环比下降 14.4%。台积电3纳米制程芯片已量产约一年,随着厂商订单增加,2024年月产量将达到10万片,产能利用率有望在2024年底提高到80%。
9、中芯国际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进入前25榜单的企业,目前排名第24。2023年中芯国际结束了连续多年的增长趋势,Q1营收102.08亿元同比下滑13.9%,产能利用率为68.1%;Q2营收15.6 亿美元(约 112.63 亿元),同比下降 18%,产能利用率为78.3%;Q3营收16.21亿美元(约117.8亿元),产能利用率77.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芯国际在2023年的业绩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不过,尽管目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底部,中芯国际依然坚持逆势扩张。据三季报显示,中芯国际的全年资本开支预计上调到75亿美元(约546亿元)左右。Q4指引方面,中芯国际预计四季度收入环比上涨1%至3%,毛利率介于16%~18%,相比Q3毛利率小幅下滑。目前中芯国际A股市值900亿元,港股市值946亿港元,与世界巨头5862亿美元相比,差距巨大。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与全球顶级巨头相比,确实有较大差距,那么是不是说中国公司就完全没有希望了呢?其实也不是。差距本身就是原动力!2023年中国进口的芯片呈现量价齐跌的现象,并且价格降幅显著高于芯片数量的降幅,意味着主导全球芯片市场的美国芯片在中国减少芯片采购量之后,为了出货降价抛售。
2022年中国进口了近5400亿颗芯片,进口金额为4156亿美元,平均每颗芯片的价格为0.77美元;2023年中国进口了4795亿颗芯片,进口芯片金额为3494亿美元,芯片单价为0.73美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2023年中国进口的芯片数量减少了11%,芯片进口金额则下滑了15.4%,芯片进口金额减少幅度显著高于芯片进口数量;芯片进口均价则下滑了5%。
我们从几家中国头部芯片公司发布的去年业绩预告大致可以看出业绩的高增长。
1月15日,北方华创(002371.SZ)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公告显示,预计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方华创的营业收入将在209.7亿元至231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2.77%至5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在36.1亿元至41.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53.44%至76.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将在33亿元至3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56.69%至80.43%。
中微公司(SH 688012,收盘价:134.66元)1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亿元至18.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3亿元至6.8亿元,同比增加约45.32%至58.15%。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近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作为数码产业的关键基石,其市场高速发展。公司主营产品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作为半导体前道核心设备之一,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较高。
海光信息1月2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亿元到1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3.76亿元到约5.16亿元,同比增长46.85%到64.27%。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围绕通用计算市场,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性能提升等举措,不断增强产品竞争优势,在收入、毛利率方面持续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的领先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1月9日讯,盛美上海公告,2023年营业收入36.5亿元-42.5亿元,同比增长27.04%–47.93%;预计2024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将在人民币50亿至58亿之间。
上面这些芯片公司都是代表中国在这些领域最优秀的代表,随着国产替代的逐步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榜单。等中国真正解决半导体产业卡脖子那天,出货就自由了!而追赶之路,令人泪目但无尚荣光!
后记:1月17日,芯片巨头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Pat Gelsinger)参加了一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交流对话,期间他说道:“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实施的出口政策。最近我们看到荷兰,特别是美国的政策、日本的政策等。它将(对中国)设置10nm到7nm范围内的一个限制基础。而我们正竞相发展低于2nm,甚至1.5nm的技术,我们看不到这一趋势的尽头。实际上,我看到这些政策正在实施,而半导体是一个高度互联的行业。蔡司(Zeiss)的镜片、ASML的设备组装、日本的化学品和抗蚀剂、英特尔(Intel)的大规模掩膜制造,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一个10年的差距,而且我认为这是可持续的。” 换句话说,西方技术领域最后一个堡垒,10年之后对中国的碾压或许将不复存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