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新增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率先实现全部设区市全覆盖,已建成39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眼下,苏州已建成6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并通过考核验收,服务居民约134.57万人。

居民生活圈,是城市民生运转和商贸流通的“毛细血管”。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积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增强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高品质服务供给,努力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来幸福“烟火气”,促进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也进一步畅通经济“微循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优质服务 让“生活圈”更便捷舒心

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的就是让一刻钟生活圈释放更多内需潜力。一大早,家住领秀金品花苑的陆师傅步行约10分钟,来到附近的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全科医生详细问诊和查体并听取介绍后,陆师傅选择了适合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现场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我也有家庭医生了,一个全科门诊可以解决所有的三高疾病!”陆师傅轻松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洋湾街道领秀金品社区户数有2388户,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龄群体占比将近30%,社区老龄化现象严重。而医疗是民生之需,更是社区老龄人群的“刚需”。借全面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之机,白洋湾街道聚焦领秀金品社区老龄人群医疗需求,协调联动周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资源,签订共建协议,构建起“1+N”服务模式的“领秀金品居民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为社区居民打通便民诊疗的“最后一公里”。

因地制宜 让“生活圈”更具文化特色

打造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关键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的特点以及优势,并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围绕居民需求做文章,让“生活圈”更具特色。

又一个周二的午饭后,在白洋湾街道领秀金品社区三楼舞蹈房,秀韵舞蹈队的阿姨们在领队许海英的指导下开始了今天的培训,整齐划一的舞姿,优雅活力的步伐,矫捷健美的身影形成了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室内配套设施齐全,许海英表示,舞蹈队成员以前都是工人或农民。“没想到我们老了还能聚在这么好的地方一起跳舞,真是开心的日子。”许海英对我们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更高了,现在她每周二去舞蹈房跳舞,其余时间和老姐妹们逛逛图书馆、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忙碌且充实,“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我们是一群‘乘风破浪’的婆婆,退休生活小资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赋能 让“生活圈”更智慧安全

不仅因圈施策、“一圈一策”,现如今,姑苏区越来越多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插上了数字化“翅膀”,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近日,白洋湾街道居民李阿姨下班回家,正准备将自己的电瓶车推入电梯时,轿厢里的监控探头突然讲话了:“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请立即推出,谢谢合作。”伴随着持续的语音提示,电梯门久久无法关上,李阿姨赶忙把电瓶车推出了电梯。原来,白洋湾街道很多小区电梯里已经装上智能“黑科技”,电瓶车被禁止推进电梯。这套电梯AI智能识别设备会从源头上有效拦截居民电瓶车“上楼入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

除了AI智能识别设备,白洋湾街道还为辖区60岁以上高龄独居、孤寡老人免费安装了智能烟感报警器、“一键呼救”系统等智能设备。“一键呼救”系统中录入了独居老人的详细资料,如家庭住址、家属、社区、物业等联系方式,接到报警通知后平台客服可以直接查看到老人的资料,联系人员进行救援。

城市便民生活圈的日臻完善,也是“福气之城”的有力注脚。今后,保护区、姑苏区将更好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聚焦群众所需,切实解决好各类实际问题,让广大古城市民生活更舒心、更智慧、更美好,让百姓的笑逐颜开成为最美的城市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