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会特刊·热点聚焦·全媒看两会】筑牢生态屏障 共建美丽家园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要切实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今天的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站位全局、知责尽责,“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国家公园建设走在前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展现新作为、铺展新图景。

  矢志不渝

  守护“中华水塔”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全省上下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年均出境清洁水量在600亿立方米以上。当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滋润华夏大地,见证着青海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率先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青海儿女矢志不渝,以守护人的担当,确保“中华水塔”坚固丰沛。

省政协委员、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院长张永今年的提案,聚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他认为,要着眼青海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始终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放在首位。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青海构建了“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出境水量呈增加趋势,枯水期径流占全年径流的比例增加。

张永说,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的变化,将通过河道传输转移到下游,凸显了青海作为“中华水塔”的重要性,也体现了青海的“源头责任”。研究表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正从“高冷”变“暖湿”,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突发事件也随之增多,气候变化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期致力于相关领域研究,张永表示,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研发因地制宜地保护与发展关键技术,并开展示范与应用。此外,结合青海省地理区位特征和生态功能定位,推进青藏高原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基地建设,建好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数据链,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文化旅游”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打造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新样板。

与此同时,在短板中挖掘潜力,把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利用气候变暖变湿的特点,以水定地、以草定畜调整区域农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科学划定“气土水生人”五大保护修复单元,通过实施“连山、通水、育林、种草、肥田、保湖”等措施,有效解决“山碎、林退、水减、田瘠、湿(湖)缩”。

  久久为功

  厚植绿色底蕴

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是青海生态报国的重要目标,全省上下努力肩负起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青海力量。而今,全省湿地面积排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9%,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草原是青海绿色植物覆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是维系高寒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子系统。长期行走于江源大地,致力于生态领域研究,省政协委员、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董全民认为,草原在区域生态屏障、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等过程中承担着重要功能,也是青海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主战场和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从当前实际看来,草原生态系统仍较脆弱,退化草原治理成本高,科技支撑仍存在短板弱项,加强全省草原生态治理,提升草地生态生产功能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董全民认为,应全面推进全省草原保护和修复,提高全省草原治理标准和持续性投入,因地制宜加快推进重度退化草原治理,完善草原生态修复后期管护措施。此外,大力提升全省草原生态治理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全省本土草原科技人才培养和“组团式”引进力度,支持设立高寒草甸类、高寒荒漠类草原生态定位观测站,开展高寒草原退化机理、治理集成技术、乡土草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

董全民说,草种是草地治理的“芯片”,草种原种繁育是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重要一环,是选育驯化的新草种扩繁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乡土生态草种子产业发展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原种繁育工作滞后、缺乏完善长期的原种繁育基地支撑、缺乏政府和企业联合解决原种繁育机制和管理体系等问题。

董全民表示,加快推进青藏高原乡土生态草原种繁育,可成立青藏高原乡土生态草原种繁育中心,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吸引省内外科技工作者进行原种繁育技术和新品种驯化选育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原种繁育技术体系,建立健全原种繁育市场化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并加大力度研究制定科学的原种管理规章制度和机制,促进乡土生态草种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持续用力

  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始终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持续加力、合力攻坚,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城乡垃圾治理行动,深化“无废城市”创建,高标准创建“洁净青海”。如今,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海东市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青海东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对外形象的第一窗口,担负着坚守青海东部门户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和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历史责任,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底色。2023年,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9%,排查地下排水管网1351.2公里,投资2.2亿元实施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8个,开工建设7个。

省人大代表、海东市生态环境局高级工程师孔小玉,在今年的代表建议中着重关注支持推进海东市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排查发现问题整治项目。她说,在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中,海东市是黄河、湟水河等重要河段的流经地,生态区位重要而特殊,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出省的重要责任,海东市又是一个年轻的地级城市,正处于发展进阶的关键期,守住水生态安全过程中,强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对夯实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短板和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海东市积极申报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在中央和省级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管网建设、尾水深度净化等项目,不断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硬件”升级。

在孔小玉看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城市发展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底子薄欠账多,污水管网建设短板问题较为突出,加之海东市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地方财政拮据等诸多因素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她希望从省级层面给予海东市财力倾斜和支持,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排查发现问题整治项目实施,不断提升海东高质量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