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1924年),冬月初二,这个季节天黑的很早,还不到下午五点就已经夜幕降临,不知从什么时候飘起了鹅毛大雪。

吉林省,吉长道,长春县城西北三十公里处,在三岔路口旁边坐北朝南有一座宽敞的大宅院,大门上已经挂起两盏红灯笼,上书“赵家店”。

这是民国时东北所特有的大车店:顾名思义,就是为赶大车的提供住宿场所。

大车店里的几个伙计正在院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扫着雪,忽听远处传来响亮的鞭花声:“啪——啪——啪!”

于是伙计们急忙扔下扫帚,七手八脚的把宽大沉重的木头大门拉开。

轱辘辘辘,驾驾驾,沃沃沃……

六挂胶轮大马车,鱼贯进入大院。车老板们跳下马车,掸一掸狗皮帽子上的雪,很快就有大车店伙计殷勤的接过沉重的长杆鞭子。

大车店掌柜的也走出来,一边指挥伙计们卸车喂马,一边与车老板们寒暄,赶紧让进屋里。

对于这些劳累了一天的车老板们而言,一场愉悦的身心享受,即将开幕……

01

清末民国时期,广袤的东北黑土地,经过闯关东而来的山东老少爷们的辛勤开发,可谓物阜民丰。

于是各种物资的转运也就十分频繁,粮食、豆油、工具、陶瓷、布料、禽肉、水果,等等,各地沟通有无、交易往来。

所以对于物流运输的需求极大。而在那个少有汽车的年代,虽然远距离与主干线有南北满铁路支持,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要依赖马车。

这里的马车可不是一般印象里的马车,而是木结构的胶轮大挂车,长达四米,可载重数千斤,需要配3-5匹马才能拉动。

而大挂车可不是谁都能赶的,对于车夫——俗称“车老板儿”的要求非常高。

仅仅是套车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学会,一车多马的套包、马鞍、肚带、背带,都有十分复杂的讲究,而且不同马的屁股与车辕更是不能有半点差错。

而赶车也是十足的技术活,讲求的是稳准狠。

那时路况大部分都极差,土道有很深的车辙,需要根据情况随时调整“骑辙”或者是“压旧辙”。还要算计各匹马的马力,在平稳行驶时要确保有休息的、有出力的,并动态调整。

遇到上坡,更是要将多匹马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一鞭子下去,必须确保抽在马耳朵根部两寸处,这样才能避免“打误”(车辆停止不动)。

在成为车老板之前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使用长杆鞭子,需做到一鞭子准确的抽到7米开外的铜钱。好的车老板,甚至可以一鞭子将铜钱劈两半。

此外,车老板还要有认路能力,那时候可没有导航和路牌。

再就是懂江湖的规矩,有拼命的胆识——遍地都是胡子,没点能耐的话,不要说拉的货物,就是马车与本人都得被抢走。

大的绺子不会抢马车,而且还会与车老板搭勾子,比如帮助运输物资,不但给钱,而且给的还多,因为这是规矩。所以车老板是属于大绺子的内码人(朋友),各种规矩、黑话都必须门儿清。

但是小的绺子乃至走单帮的小团伙,都是吃绝户的,可不管这个。所以,车老板都会带一长一短两支枪,多部大挂车同时行走,关键时刻是要驳火拼命的。

02

物以稀为贵,成为一个合格的车老板很不容易,不但有技术,还得有胆识,属于复合型人才。

所以,车老板的收入很高,甚至一个月能赚300块银元(当时的打工人一个月能赚6-8块银元就很不错了),一年就是1800块银元。

为什么这么算?那是因为通常一年就能正经干六个月。

当时路况不佳,基本都是土道,下雨天遍地是泥,载重大挂车根本没法通行,只能拉一些短程的小活儿、轻活儿。

只有在道路封冻之后,才是车老板忙碌的时节。

地冻天寒之下,车老板们一身老羊皮袄,头戴狗皮帽子,脚穿牛皮靰鞡鞋,顶风冒雪,可谓辛苦至极。

到了晚上自然是要找大车店住宿的,所以当时东北的大车店可谓一大特色。不信现在你打开东北的地图,有大量农村名称还遗留着当年印记,“郭家店”、“范家店”、“邢家店”、“李家店”随处可见。

大车店都是开在交通要冲,院落宽广,一横两竖的三合院格局,长长的大草房,有条件的则是砖瓦房。

车老板不缺钱,消费能力强,所以大车店会费尽心思拉拢顾客,各种服务全都拉满,可谓贴心至极。

所以当时有个说法:“车虎子进店,赛过知县”!

“车虎子”指的就是车老板,说好听是“性格豪爽”,说不好听就是“愣”——当时大车店讲究的是槽头不缺料、柜里不缺酒、炕下不缺火,一时照顾不到,可能就掀了桌子。

腰里有钱,自然说话就有底气。

03

车老板一进大车店屋内,里面就是南北大炕,屋子中间还有一个明火铁桶炉子,炕底下、炉子里烧的都是松木拌子,火力旺盛,温暖如春。

脱下衣服鞋子,上了热乎乎的大炕,盘腿坐下。

很快伙计就放上炕桌,瓜子、茶壶先到位,垫吧垫吧。

然后点起烟袋锅子,美美的抽上几口关东叶子烟——用烧酒与香料烤制的烟草,香气扑鼻。

厨房那边早开始准备上了,接着就是一盆盆炖菜往上端: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白肉血肠、酱焖江鱼,还有水灵灵的蘸酱菜,中间还得摆上一个咕嘟嘟的铜火酸菜锅子。

满屋子都是可人的香味。

一坛本地酿的纯粮烧酒,度数高,不上头,一口下去,热线直抵心窝,冲散体内残留的寒气。

夹一筷子切成薄片的白肉,蘸着蒜泥,满嘴流油。

杂面馒头、二米饭,搭配小鸡炖蘑菇、酱焖江鱼,可劲造……

吃饱喝足,略微休息。然后一边剔着牙,一边移步偏房。

火辣辣的东北二人转即将开场。

这些二人转艺人类似今天的酒吧驻场歌手,会在各地大车店掌柜的热情邀请之下,走穴演出,图的就是双赢。

在当时缺乏娱乐项目的社会背景下,能听上一场二人转,已经算是顶级享受了。

而且,这些二人转主打的就是一个“三俗”,差不多每句唱词都需要打上马赛克。

再加上女演员那浪不溜丢、风摆杨柳的身段,实在是撩拨得人心痒痒。

04

大车店自然是不能忽视车老板们的心痒痒,要不怎么是贴心服务呢。

与二人转一样,大车店也有其他共享合作项目,而且是丰俭由人。只要有钱,北边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物。

问题是:车老板们真不缺钱,车老板信奉的理念就是“路上赚钱九分花,留下一分拿回家”。

就这个收入水平,即使是去当时的大上海,也是可以去长三书寓逛上一逛的。

一步三摇的回到正房,早有伙计打过来一盆热水洗脚,然后上炕支上桌子,把一副牌九摆上。

大车店里住的可不只有车老板,而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猫冬的胡子、卖狗皮膏药的游医、算命打卦的半仙……

所以牌局很容易就撺起来,褡裢里面的银元、角洋哗啦啦的倒在桌子上。

摸牌在手,鼻尖冒汗,输输赢赢,玩的就是一个心跳。

一把天九牌,通杀四方,随手打赏身后看热闹的二人转学徒一把角洋,把学徒高兴得狐媚脸通红通红,恨不得叫一声干妈。

哈哈大笑之后,牌局散伙。

此时已经是三更时分,提枪出门到马棚里巡视一番——虽然大车店很有保障,但是不亲眼看一看,还是心里不托底。

外面仍然是大雪纷飞,大伙儿合计着,明天就在这里休息一天,睡个早觉,待雪停了再出发。

然后,吹灭油灯,钻入温暖干燥的被窝,很快鼾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