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文的一大特点就是主角穿越时空,但它不算科幻故事。《科幻中的中国历史》非常明确了两者的区别。

历史科幻和网文穿越的区别在于,穿越在历史科幻中不是理所当然、毫无缘由的。穿越是要被严肃看待的,作者着重回到未来的需求、因果悖论、改变历史的各种后果。这是一种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张力。

这里提到的历史科幻,就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做文章。这就提醒人们别总觉得科幻是指向未来的叙事,不要因为一些科幻小说谈着未来就这么想。

科幻其实是一种幻想文学,这就意味着它不应该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科幻中的中国历史》拓宽了对科幻的理解,历史也能成为科幻的舞台。

此时,科幻是另一种历史的可能性。正如这本书的作者所说,历史也是未来的,是曾经的过去。兴许是我们世界中未能实现的未来。所以这是所谓的历史科幻。

历史科幻有三个类型,一个是用科幻元素对历史做新的解释,解开谜题。第二种是或然历史,假定条件为如果没有这样,那历史会怎样。第三种,是错乱时空的历史。就好比汉代没有网络,但小说里出现了网络。

总之,对历史的解构和重构成就了科幻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故事

《科幻中的中国历史》收录了十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侧重点不太一样。

比如《飞升》有科幻元素,故事本身更像是破案:汉武帝神秘消失到底是怎么回事?一重重谜题放在眼前。

《三国献面记》无疑是一个冒险故事,一群人穿越到三国时期,向曹操献上一碗面,即使再谨慎不想改变历史,也难免出岔子。

《征服者》借用历史人物,把一些现代科技嫁接过去,原先的历史人物就以新的形象出现,还颇有熟悉感。想一想,丘处机画飞行器图纸,计算加速度的形象,和老工程师差不多吧。

刘慈欣的《西洋》真正发挥了另一种历史可能性:如果郑和下西洋,一路继续往西,会发生什么?在这个故事里,欧洲成了落后的第三世界,中国殖民了美洲。

《一九三八年上海记忆》这篇最有意思,给人一种时空乱入的既视感。一九三八年哪里来的影碟呀?可在故事里它就有,而且这家影碟店还卖一张特殊光碟,这张光碟可以让人回到过去。主角一开始不想用这影碟,到最后他想用它的时候,读者会疑问:会不会现在的主角其实已经用过光碟一次了呢?

科幻是书写另一种可能

科幻是书写另一个种可能。这种可能是未来,也可能是“过去”。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都需要依托已有的认知。或者说用最简单的方式:如果xxxx,会怎样?

正如美国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思考题:如果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新大陆会发生什么?

这思考题转瞬也就成了一个科幻小说的题材了。

而科幻小说难写在于:即使加上了各种科幻元素,故事本身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思考?

总的来说,喜欢科幻小说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对中国作家写的科幻小说有个印象,特别是鲁迅也写过科幻故事。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声明:玖弋阁 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玖弋阁,一周一书评,更多新书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