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1985–1986 迈克尔·伦纳德 (1933–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1985–1986 迈克尔·伦纳德 (1933–2023)

从伦敦到悉尼,女王的肖像无处不在。她那标志性的最高级波普艺术,已成为全球公众对“英伦风”审美的直接认知。事实上,仅女王头像一项,英国每年就能从旅游纪念品中收入约5.6亿英镑。

伊丽莎白二世 c.1954 赫伯特·詹姆斯·古恩 (1893–196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丽莎白二世 c.1954 赫伯特·詹姆斯·古恩 (1893–1964)

数字证明了女王作为个人品牌的巨大成功。那么,为何概念如此简单,却拥有如此震慑力?

关键在于那些流传甚广的画像。它们仿佛陈年佳酿,连年的沉淀反而使味道更醇厚。那么,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传承这份魅力的呢?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殿下身穿蓟花勋章长袍 威廉·奥利芬特·哈奇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殿下身穿蓟花勋章长袍 威廉·奥利芬特·哈奇森

1950年,詹姆斯·古恩的作品让女王母亲在温莎著名的轻松慵懒呈现在世人面前。60年代,沉稳严肃的气质成了安尼戈尼笔下女王的主基调。进入世纪之交,沃纳科特则将曾祖母和年轻后代融合在一起。

1950 年 温莎皇家别墅的谈话片段 赫伯特·詹姆斯·古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 年 温莎皇家别墅的谈话片段 赫伯特·詹姆斯·古恩

这些有别于大众媒体简单效果追捧的作品,展现了画家如何在保留女王风采的同时,适当地融入时代气息,使其永不过时。而其背后承载的,则是君主立宪制度的深厚底蕴。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2022年) 琼·门多萨 (b.19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2022年) 琼·门多萨 (b.1924)

当今之世,数字化大行其道。但我们依旧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化。这些女王画像的不朽魅力,正源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