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印度群岛收割甘蔗

Frank Newbould (1887–1951) 和 Waterlow and Sons Ltd(活跃于 1810–1960 年代)

蔗糖,曾经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和地位象征,现今已成为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剂。但糖背后隐藏的殖民和奴隶历史,你可曾想过?本文深入探讨蔗糖产业链上的血汗剥削,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看似甜蜜的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 1580–1605 年,根据 Jan van der Straet(1523–1605)在安特卫普制作的雕刻。场景中,男人们砍下甘蔗茎,桌子上放着一排糖面包,炉子上煮着糖浆,男人们在甘蔗种植园里

蔗糖出现在欧洲,最初是作为香料和药材引入的。但到了17、18世纪,随着消费量激增,它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身份象征——那个年代的糖,价值相当于一般人一个月的工资!在贵族宫廷的晚宴上,戴着白手套的仆人们,会呈上镶嵌着金银的糖雕塑件......这一切的背后,是深藏在历史长河中的殖民奴隶制的巨大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碗草莓、立杯、一瓶玫瑰水、一块糖面包和一盒糖的静物画,约 1680 年

德国学校

当欧洲国家向西开拓贸易路线、开始在加勒比海和南美开垦种植园时,大量非洲奴隶被迫充当廉价劳动力。在艳阳高照的甘蔗地里,他们被赶着从早到晚地辛勤劳作——只为满足欧洲上流社会对甜食的无度需求。许多奴隶因承受不住沉重的劳役而丧生,可他们的命运却不过是账本上的几行数字。在利益面前,他们就像牲口一样不被看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帝国的甘蔗 1927

Elijah Albert Cox (1876–1955) 和 Eyre & Spottiswoode Ltd

如今,当我们拿起一包细白砂糖撒在咖啡或蛋糕上时,是否会想到几个世纪以前,曾有多少无辜的生命在这个甜蜜多汁的食材后面流血舍生?这正是我们需要直面的历史。欧美的文明并非高人一等,而是建立在对第三世界国家和弱势群体的长期剥削之上。希望这篇文章能引发更多人对此问题的反思,并影响我们的消费选择——因为哪怕时过境迁,那些无法为自己发声的生命,也值得我们今天的关注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不知名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