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但很多人在银行办理完社保卡之后,大部分时候都是闲置在家的,没有花时间去了解和实践社保卡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以至于错过了许多社会福利和便捷服务。

家里有社保卡的要留心了,看看是否已经激活,拥有了一卡通功能,这个功能不仅影响你的医疗保障和养老金领取,还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诸多方面带来影响,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社保一卡通具体有什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保卡有4种存在形式,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社保卡有4种存在形式,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在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险建立的初期,国内还处于传统经济年代,普及率还不高,这个时候的社保是以存折的形式存在的,没有具体的卡片和身份认证。

较早退休的老人比如机关单位退休老人和农村符合条件发放免费养老金的高龄老人,他们手里都会有一个存折账户,往往是在邮政储蓄银行开立的社保存折账户。

随着社保普及率提高和规范发展,实体的社保卡片出现了,当我们踏入社会,进入企业工作之后,往往需要通过企业单位缴纳社保,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申请到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社保账户,然后办理社保卡片,有一张具备身份识别,可以确定社保账户所属人的卡片。

参保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社保账户和卡片,确定自己社保身份,避免被盗用,而离退休人员可以通过社保卡片领取养老金,解决医疗报销保障等问题。

但早期的实体社保卡片,并不具备银行卡的金融功能,所以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频次是较低的。

随着社保制度越来越完善,社保医疗和养老基金不断扩充,社保卡也跟着升级了,于是就有了第三种形式的社保卡,即具备各类金融服务功能的社保银行卡。

社保银行卡大幅提升了社保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让参保人和退休人士更加便捷利用社保卡享受服务比如日常医保买药和门诊报销等,都可以借助社保卡的金融支付功能解决。

互联网经济的到来,我们进入了数字智能的新时代,社保银行卡也随着继续升级,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电子社保卡,便利性进一步提升,而社保的一卡通功能,也是建立在金融卡和电子社保卡的基础上的。

2018年4月份,人社部签发了国内第一张电子社保卡,推进了社保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从社保存折到实体社保卡片,再到社保银行金融卡和电子社保卡,社保卡的功能已经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社保卡的应用范围也从医保服务扩展到养老和就业服务,甚至延伸到了居民健康生活和社会福利等100多个公共服务领域,便利性和实用性大幅提升。

但在社保金融化和电子化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除了一二线城市宣传和使用比较到位之外,其他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没有开通一卡通服务,部分参保人员也不清楚社保一卡通有什么用,对社保全国一卡通的推进形成了一定阻力。

社保一卡通是什么,有哪些用处?

社保一卡通简单来说就是让社保使用和相关服务,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把社保卡变成我们的第二张通行证。

首先是过去需要线下和异地办理的复杂业务和服务,如今都可以通过实体和电子社保卡的一卡通功能,简单办理,让社保保障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更加方便快捷。

其次,赋予社保卡更多的应用和服务领域,把更多与人们居住生活相关的便民服务融入到社保卡中.

在社保卡走向金融化和在线化之前,我们熟悉的社保卡应用和服务主要与四险相关比如医保结算和报销,养老金的发放,失业金的领取,工伤保险的保障等。

此外,社保卡可以领取到退休养老金,有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也是通过社保卡发放,而参保或者退休人员身故之后,还可以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社保卡中剩余的养老金,可以被继承。

还有与城市相关的一些基础服务比如买车摇号,居住证办理,积分落户,购买房产等,都需要在本地城市缴纳一定年度社保。

现在的社保一卡通则是把社保卡的功能和服务多元化,让社保卡与更多的生活服务,工作和商业应用等诸多场景融合,扩宽社保卡的应用场景和便利生活范围。

社保一卡通给社保卡带来了哪些用处和变化呢?

1 基础医疗和养老保障服务提升

医保和养老金是社保基础权益,过去传统的社保卡,就医和医保结算都局限于本地区,异地结算和就医服务比较麻烦,而有了社保一卡通,可以直接跨城和跨省进行医保的异地就医和结算服务。

传统经济时代,养老金的领取也有区域的局限性,甚至需要线下去领取和办理相关退休养老金领取手续,但有了社保一卡通,养老金可以实现跨省异地领取,相关参保证明和退休手续,养老金身份认证等也可以通过线上办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社保卡走向移动化,数字化,多元化服务体系

社保卡一卡通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宽比如各个城市和地区把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旅游服务、文化生活等都嵌入到社保一卡通服务体系中,让社保卡实现互联网+,拥有多元的生活应用和服务场景。

目前拥有实体社保卡的居民超过了13亿,其中有9亿多人持有了手机中的电子社保卡,根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在国内9个省市的电子社保卡试点,效果很好,去年电子社保卡相关服务总量超过了150亿次。

社保卡的多元应用场景一部分是线下转线上的在线服务场景,一部分则是依托一卡通功能,打造的数字和智能服务场景,从线下走到线上,再到数字化,逐步打破了不同省份和城市的区域限制,最终从区域一卡通走向全国一卡通。

社保一卡通也意味着服务和应用的移动化,比如城市圈社保服务的流动性办理,长三角地区已经实现了通过一卡通功能,办理50多个社保相关服务项目,京津冀区域也签订了社保卡的便民服务的一卡通合作,还有川渝地区等。

根据人社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通知》,确定在2027年,基本实现全国一卡通的目标,这意味着到了2027年,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享受各种社保的服务和应用场景。

总体来看,社保的一卡通功能,一方面提升了基础服务的便利性,一方面又覆盖了更多更全面的应用场景,让社保服务和应用走向移动化,多元化和数字化,大大提升了社保的实用性,最终让社保成为身份证之外的第二张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