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月26日,“龙途——2024承美术馆开馆展”在江西上饶承美术馆隆重开幕。郝锐昌《封龙:琥珀计划》系列作为核心展品于承美术馆中心厅展出。在现场,艺术家用独特的“魔术”带领大众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召唤出龙形雕塑,展品也作为作品一部分展出,用实验本身回应当代艺术的“实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龙:琥珀计划》系列,化学实验,承美术馆供图

郝锐昌的化学艺术作品《封龙:琥珀计划》透过化学实验与图腾符号呈现对“龙”的存在的好奇,也通过神话概念表达对艺术本身“无中生有”状态的思考。恰逢中国龙年,在美术馆开馆之际,专场行为《化学实验室NO.2》为整个项目赋予了特殊的在场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自然雕塑的生成,约9秒,郝锐昌工作室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为假定中的文化

变革所做的开放模型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当代艺术的根本核心,就是通过全新的表现形式,揭示出社会、文化、情感等种种因素背后潜在的、强烈的交互作用与联系,并想象新的可能。” ——郝锐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雕塑》系列,化学实验,郝锐昌工作室供图

化学过程、煤均自含神秘的底色与大自然原生的力量,尤其是煤——先于文明被自然之力塑造成物,具有亘古的超越性原生生命力。

《痕迹:视觉笔记》系列,化学实验,郝锐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痕迹:视觉笔记》系列,化学实验,郝锐昌

1月27日14:00,艺术家的专场分享《源视角:关于化学的艺术》同步在线上线下进行(鸣谢艺术展现场及天美青竹),直播间观看人数1.1万+,为上饶的当代艺术氛围注入强劲活力与关注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为硫氰化汞受热分解,方程式:4Hg(SCN)₂ =4HgS + 2CS₂ + 3(CN)₂↑ + N₂↑,反应过程非常震撼,就像一条龙凭空生成。

去年初,艺术家曾在厦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的观看之道:行动的方法——当代艺术展上透过群体化学实验项目《郝锐昌:化学实验室》将开幕式引入高潮。(点击图片进入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锐昌的全新绘画作品《信物》也于承美术馆首次亮相,作品受南宋画家陈容启发,使用具有原生能量的材料——煤,对话好奇心与文化图腾,表现文化信仰中崇尚的精神性与非物质创造力。同时通过呈现与古老神话图示的对话,思考我们今天的自信与困境,在当下多变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呈现新的时代创意隐喻。

《信物》,煤的绘画,500x21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物》,煤的绘画,500x210cm
《信物》局部,200x17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物》局部,200x170cm

评《郝锐昌:化学实验室NO.2》

文\刘沛文

每一个参与“封龙:琥珀计划”的相关人,都会立即被这种媒介本身的变革之旅所震撼,它似乎呼应了文化叙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蜕变。该作品是对“物质性”的探索,基于化学实验,融合了科学、哲学和“魔法”,以一个植根于文化意识的“龙的神话”的象征进行呈现。不仅弥合了古代象征主义与当代技术之间的差距,而且使作品充满了原始创造的感觉,以“无中生有”概念的迷人视觉表现,邀请我们思考思想的起源和“文化偶像”的演变,仿佛我们正在实时见证“神话”的诞生。

“龙”这个图腾通常象征着力量、智慧和自然的原始力量,在这里不是作为一个静态的符号,而是作为艺术作品的一个新兴属性,从原子和分子的原始、混乱的相互作用中演变而来。这种动态的形式似乎从基础材料中扭曲和出现,表明文化和神话的本质不是固定的叙事,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实体。

从本质上讲,该作品是一个形而上的模型,邀请观者讨论文化范式内变化的本质。它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我们如何看待文化符号的诞生和转变?我们与这些强大的图腾联系起来的看不见的纽带是什么?“封龙:琥珀计划””不仅仅是一个被观察的对象,这是一种需要参与的对话,一种需要解开的复杂叙事,一种需要吸收的神秘体验。

(刘沛文,艺术评论家,当代艺术家;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博士;誉燐画院顾问,曾任职于天津滨海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