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兵第一年·两个照相馆

在吴淞的淞兴路上,有两个照相馆,一个叫淞影,一个叫海燕。当兵第一年,这两个照相馆是我们争相光顾的地方。每到星期天,两个照相馆里人头攒动,里里外外挤的都是当兵的。照相馆里的师傅从早到晚忙不完,根本忙不完。

淞影与海燕两个照相馆相距不足百米,一个在路东,一个在路西。得益于周边部队每年都有大量新兵入营,因此,他们的生意一直都很红火。

初到部队,几乎所有新兵都盼着能早点去照相,一般去一趟不会只照一张,有穿冬装的,也有穿水兵服的,有的还拉上战友一起照合影。每张照片都要加洗,有的一次要加洗十几张。如此这般,照相馆的生意焉能不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七八十年代照相馆的橱窗

新兵们之所以要急不可耐地奔去照相,原因倒很简单,就是想早一点将自己的军人形象定格在照片上,尤其是在配发了领章帽徽之后,更是这样。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时,军营里没有照相馆,照相只能跑到军营外面去。然而,部队对军人外出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每个星期天的上午和下午,每班只可以出去一人,有特殊情况另报连里审批。因此,新兵们想要外出照相,谁先谁后就得自行协商,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快。

大家的心情不难理解,毕竟刚刚离开家乡,把照片及时寄回家,让父母看看自己在部队的样子,是每个新兵比较迫切的愿望。照片得了之后,一般都会在第一时间寄出,还在信封上注明“内有照片,请勿折”等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海燕照相馆装照片用的小纸袋

其实,每个新兵父母在家里何尝不是牵肠挂肚的,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兵第一年尤其是这样。

记得那时我们写家信,开头第一句都是:父母大人见字如面。然而见字如面,远不及见到照片更令人高兴。收到儿子的照片,许多父母都是爱不释手百看不厌。有时也会拿给左右邻居们看,尽情享受大家的夸赞。在那个年代,当兵光荣是深入人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老相册里的照片

据我所知,照相馆也喜欢给当兵的照相,态度很是热情,因为当兵的朴实憨厚很少挑毛病。照片照得好他们自然感到高兴,照的不好也不生责怪,谁让自己不上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和战友一起照的合影

把淞影与海燕两家照相馆进行比较,似乎海燕的规模和知名度更胜一筹。新兵外出照相,一般都首选海燕。究其原因,我以为有以下两点值得点赞。

一是海燕这个名字起的好,比较响亮,且与高尔基写的一首诗同名,多少有些沾光。二是橱窗设计美观大方,尤其是两幅彩色的军人照片,被摆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特别吸引眼球。

那时的彩色照片都是人工上色,拼的是技术,看得出照相师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其中一张照片是两位穿呢制服的海军战士,一位挎着冲锋枪,一位举着望远镜,俩人气态轩昂威武雄壮好生了得。大凡从此经过的军人都免不了要多看几眼,内心萌发也想照一张相的冲动。兴许这就是所谓的广告效应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全连合影时因为阳光强烈,照相师傅让大家側身站。

两个照相馆都接外拍业务。各个连队在训练结束时,都要拍一张集体大合影。届时,照相师傅就会带上笨重的立式照相机来营区进行拍照。师傅支好三角架,把照相机安装好,然后钻到黑布帘下一阵摆弄,接着举起一只手示意大家都看他,而另一只手则是寻机按下气动快门,嘴上说一句好啦,一连人便被永久定格在照片上。我至今还保留着十余张这样的照片。

如今,人手一部手机,照相已是稀松平常之事,也不再需要用信封邮寄照片了,手指一动想发哪就发哪。照相馆的生意一落千丈,有许多甚至已经关张。前几年我曾问过在上海的战友,淞影与海燕照相馆还在吗?回答说早就没有了。

淞影与海燕照相馆,留在我的记忆里,也留在我的照片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1985年和妻子在海燕照相馆照的合影

以文会友,推广交流、相互促进,我在这里等您

作 者 简 介

陈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宝路

伊 凡 男,天津市人,年轻时喜欢文学,在学校作文成绩突出。曾服役于海军东海舰队十余年,转业后在机关工作。平时喜欢写一点散文和诗歌,近年来写回忆录。作品追求写实风格。年过花甲无欲无求,散文诗歌写作只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