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毛主席和老一辈先烈的办公环境,到底是什么样的?说出来你肯定会觉得:这简直不可能!
1947年4月,毛主席带领队伍撤出延安后,住在了安塞县的王家湾。
当时,村里的薛如贤把自家的窑洞腾出两孔来,让首长们住宿办公用。
为了方便,毛主席住在里间,周副主席和陆定一住在外间,而任弼时则住在外边右墙壁上凿开的一孔小窑洞里。
在这艰苦的环境里,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也没有会议室,甚至连一张桌子都没有,把两个文件箱往起一摞,就算是一张办公桌。
每当夜幕降临后,窑洞里就会亮起微弱的烛光。
此刻,毛主席就会和几位首长不停的讨论着,而后便会做出一个个影响中国人民,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决策!
有时,首长们也会在院子里议事,这时,毛主席就坐在从延安带来的那张帆布折椅上。
而其他几位首长就借上房东的小木凳一坐,然后,一个个关系重大的会议便开始了!
毛主席住的窑洞虽然比较宽敞,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窑洞顶太薄。
有一次,敌人的飞机来了,毛主席只好到机要处的工作人员住的窑洞里暂避。
这孔窑洞在高山之下,窑顶很厚,相对于毛主席住的那孔窑洞,这里安全了许多。
当毛主席进了机要处的窑洞后,看见大家在地上支起两张门板当桌子。
门板两边又整整齐齐的摆着许多小石头当凳子,而门板上则放着几个碗,碗里倒了菜籽油,然后搓几根棉条做灯捻。
在这样的碗灯边工作,大家的脸都被熏得黑黑的。
虽然办公环境如此艰苦,但同志们没有一句抱怨话!
当毛主席真诚的说道“同志们辛苦了”时,大家都高兴地回答道:不辛苦,能跟着毛主席工作,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是啊!跟着毛主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的奋斗,是同志们最大的光荣!
即使吃不饱、穿不暖,即使没有会议室,没有办公桌,但毛主席和老一辈的先烈,却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我们建立起最伟大的新中国!
素材来源:真实的毛泽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