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很注重物质。多数学校平时都要求穿校服,上学的时候不能用服装来展示自己的个性,最能够展现个人特色的就是脚下的鞋。于是鞋子就成了同学之间“比较”的重点。还有电子产品及周边产品,如眼镜等,都成了他们青春里余下的“主权领地”。很多孩子对各种球鞋的品牌如数家珍,知道哪些球鞋是速度型,哪些平衡性好,还知道哪些是限量版。甚至于有一些孩子会对家长提出超出家庭经济承受力的物质要求。

对于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不能直接给孩子贴上“虚荣”的标签

不要去说教他们,“天天就知道比吃比穿,你咋不跟人家比比学习呢?”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正在自我探索阶段,他们正在寻找“我是谁”,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有存在感。孩子往往会利用身边常用的物品,比如鞋、手机、眼镜等作为外在的载体,来承载他对生活以及对自我成长的期待。

同时,这种物质也是他自认为进入到某一个圈子的敲门砖,也是一种从众心理,让他更有安全感,满足自己被同龄人接纳的需求。就好像是追日剧、追韩剧、追英剧、追美剧的人,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圈子一样,穿某一款鞋、某一个品牌鞋的学生也可能形成一个小的群体。每一个群体都会有专属于本群体的个性和优越感,青春期的孩子也特别希望自己从属于某一群体,而进入这个群体的敲门砖,可能就是一双鞋。如果不穿这样的鞋子,他们有可能会有一种自卑、被排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