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至亲”“血浓于水”这些人人都会讲、人人都认同的老话在利益面前真的能站得住脚吗?在金钱面前,人会选择骨肉至亲,还是会选择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里,杜家的五个兄弟姐妹因为一套老旧的小房子撕破了脸皮,丑态尽出。

生活上体贴入微

兄弟姐妹5人的父母在两年前相继离世,其余的四个要按照法律程序分割父母的遗产,也就是那栋破旧的房子,但老四杜新民却死活不同意。

所有人都在指责杜新民贪得无厌,杜新民却委屈得流下了眼泪,真的是杜新民蛮不讲理吗?这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拉回50多年前,年轻力壮的杜父杜母花了300块,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里买了间小平房,并把家安在了这里。

本着多子多福的观念,他们陆陆续续生育了5个孩子,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好在热热闹闹。

孩子们渐渐长大,也都成了亲,便逐渐搬了出去,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已经年迈的杜父杜母深感孤单。

就在这时,老四杜新民的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是杜家的长孙,看到如此可爱的孙子,杜父杜母不舍得,便让杜新民一家留在了老屋,和他们一起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新民也不忍心让父母独自生活,身边无人照顾,便也就答应了。

这一住,就是将近60年,照顾父母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在了杜新民夫妇的肩上。

说起杜新民夫妇的孝顺体贴,那可是街坊邻里有目共睹的,就连表兄妹都不禁感叹,没有他们两口,姑姑姑父也不能一个享年92岁,一个享年89岁。

洗衣做饭这些最基本的自然是不用提,不管是喝水吃饭,还是穿衣穿鞋,杜新民都是亲自拿到跟前,再亲自服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老上了80岁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躺在床上解决大小便,杜新民也是亲手清理。

杜父有些时候不能控制大小便,时常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棉裤、秋裤、内裤上面沾的都是,每次都是杜新民的妻子张春和用冷水洗。

北京的冬天有时能达到零下十度,水冰凉刺骨,但张春和没有提出过什么怨言,多年下来,张春和的手常年都会生出冻疮,大大小小的冻疮连成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这些事,张春和说,该做的、能做的,她全都做了,她不想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经济上也从未苛责

多年前,杜新民曾经有机会获得一套自己的小房子。

当年,杜新民和张春和都是国企单位的工人,单位上要分给他们夫妻二人一套小房子,但这也意味着他们要搬出老宅。

当时,母亲拉着他们的手,流着眼泪说,她不舍得他们走。心地善良的杜新民怎能看着母亲如此伤心不舍,他狠心拒绝了单位的分房,继续和父母住在一起,也就此失去了唯一一次拥有自己房子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新民和张春和几年之后双双下岗,没了收入来源,他们只得到处找活,却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大部分工作并不自由,但杜新民每天都要腾出时间照顾父母,最终,二人找了份给住户送牛奶的工作。

凌晨两点十分,二人就要起床开始准备,到八点多刚好忙完回家给老人做早饭,晚上安置完老人的所有事情,也已经到了十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送牛奶的工作一个月也只有两千多块钱,自然远远不够,张春和白天还要见缝插针地去街上做点小生意,如此才能过得下去。

哪怕一个月只有这么多钱,杜新民和张春和也会想方设法买好吃的给父母补充营养。

牛奶、面包是每天的必需品,只要快吃完了张春和就会立刻买来补上。杜新民经常用虾、鸡蛋黄、牛奶熬成软烂的糊糊,一口一口地喂给父母吃,这样既能补充丰富的营养,又不用费牙齿,他们都能咬得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偶尔买条鱼,杜新民也是把最嫩的鱼肚子留给父母,自己和妻子吃鱼头和鱼尾巴。

尽管如此,杜新民还是对父母深觉愧疚。他自责自己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却没能力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吃上更好的食物。

“妈,儿子就这点本事,我没有钱,我给你买不了好的。”杜新民哭着说。

金钱面前尽显人性丑恶

与此同时,杜新民的其他4个兄弟姐妹又在哪呢?具体情况杜新民还真不知道。

因为自从他们搬了出去,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终年不闻不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父亲离世,一年之后,母亲离世。二老在杜新民夫妇的悉心照料下,最终寿终正寝。

还没等杜新民从失去双亲的悲痛中走出来,他的其他兄弟姐妹却先“登门拜访”了。

父母在世时,从没见他们四人如此整齐地一起回来,此时父母去世了,四人却好像商量好了一样,一起来了。

果然,他们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分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间房子虽然又破又小,但地段好,按照当时的房价,这间房能值2500万。

他们原来是为着钱来的。

但杜新民却对他们说,这套房父母早已经留给自己了,自己含辛茹苦照顾父母近60年,于情于理都问心无愧。

其余四人可不听杜新民的话,如果杜新民不能立刻拿出父母将房子留给他的证据,他们就坚决要走法律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证据吗?自然是有,杜新民说,父母早年间就已经立下遗嘱,但这份遗嘱没有在他手里,父母为了避嫌,就把遗嘱交给了威望最高的大女儿手中。

此时的大姐却矢口否认,甚至说杜新民是胡乱编造,自己从来没有收到过什么遗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到这种地步,杜新民除了妥协又能有什么办法,经过多方调解,这间房子最终被四六分,杜新民一人占四分,其余四人平分六分,这场闹剧最终也得以收场。

在巨大的金钱诱惑面前,人性不堪一击,多子多福也并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惋惜杜新民夫妇所遭受的不公之余,我们还要从中吸取经验,立遗嘱时必须要经过法律程序,并要有见证人在场,只有这样的遗嘱才能具有法律效益,才能避免更多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