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乘用车|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价格

更多报告可通过公众号底部菜单「月度报告」获取

* 本文使用上险月数据,与上险周数据口径有差异

2023年,国内乘用车销量达到2168万辆,同比增长5.8%,新增119万辆新车; 笔者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经销商零售总额达4.7万亿,同比增长7%; 乘用车成交价为21.6万元,同比上涨0.22万元,市场折扣率为15.7%,同比下滑3.4个点,如果以2022年折扣水平计算,2023年价格战导致乘用车市场损失1900亿营收。 (注: 以上营收损失仅以2022年折扣作为基数进行估算,并不代表真正发生的营收损失,具体数据以车企和经销商实际经营业绩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国内68家车企/品牌共计拥有2.4万家4S店,另外品牌的二网/展厅/服务网点共计1.7万家,两者合计近4.1万家网点,销量占乘用车整体销量的92%。2023年经销商关停退网的4S店有1620家,品牌的二网/展厅/服务网点关停2120家,两者合计3740家。4S店退网比较多的品牌有斯巴鲁、哈弗、广汽传祺、名爵、马自达、奇瑞、奔腾、一汽丰田、荣威、北京现代、上汽大众、长安福特等,这些品牌4S店退网的同时,也有新增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燃油车销售1339万辆,同比下滑6.5%,市场份额为61.8%,销量下跌93.3万辆; 燃油车销量下滑较多的品牌有:丰田同比减少21.7万辆,本田减少14.4万辆,日产减少13.3万辆,别克减少11.8万辆,荣威、五菱减少7万辆左右,哈弗减少6.5万辆,福特减少3.3万辆。 这 些品牌减少的车型多集中在紧凑型车、小型车上面,一方面受到纯电、插电混产品竞争的影响,一方面受经济影响,这一级别的消费者购车需求也在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纯电车型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24.4%,与去年同期比较新增96.8万辆纯电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为22.8%; 纯电新能源车新增销量一半多来自比亚迪,2023年比亚迪纯电车型销售129万辆,同比增长63%,新增近50万辆,其次是埃安增长22.7万辆,特斯拉增长16.8万辆,几何增长8万辆,宝马增长5.8万辆。 增长的车型多集中在小型轿车(新增51万辆)、紧凑型SUV(新增27万辆)、中型轿车(新增23万辆)、中型轿车(新增12万辆)等细分市场,价格覆盖10-30万元区间。 价格战是纯电车型提升销量最快捷的方法,特斯拉大幅下调model Y和model 3的成交价格,在2023年顺利完成了既定的销量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电混动车型销售174万辆,同比增长65.8%,新增69.1万辆,市场份额为8%;插电混的增量多是来自比亚迪,2023年插电混动车型销售110万辆,同比增长38%,新增近30.5万辆,其次是 腾势 参数 图片 )增长9.5万辆,哈弗增长5.6万辆,长安欧尚、广汽传祺、领克分别增长2.9万辆、2.3万辆、2.3万辆。插电混动车型增量集中在紧凑型SUV (新增19万辆) 、紧凑型轿车(新增16万辆)、中型SUV(新增15万辆)、中大型MPV(新增12万辆)等细分市场,价格区间从10-50万元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程式电动车销售62.7万辆,同比增长174%,新增39.8万辆,市场份额为2.9%。 增程车型销量增长多来自理想汽车,其中中大型SUV车型( 理想L7 /L8、 问界M7 )增长21万辆; 大型SUV( 理想L9 )新增7.6万辆; 中型SUV、中型轿车销量也有一定的增长,主要来自长安深蓝和零跑。 理想汽车提升销量的手段和特斯拉类似,也是通过降价方式来实现销量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价格战是由特斯拉在年初开启的,不过2023年纯电车型增速是近四年新低,头部企业比亚迪、特斯拉在纯电车型销量中的份额逐渐降低,这也预示各家车企纯电车型的竞争逐渐转到内部结构化的竞争中来,并且纯电车型市场份额也逐渐趋于稳定。 另外增程车型在中大型SUV、大型SUV细分市场有一定的成本和售价优势,2024年增速和市场占有率将会大幅度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万元以下市场,在2022年已经下滑25%,减少162万辆,2023年继续下跌并且市场份额也在减少,这也说明价格敏感型用户收入持续减少,并且没有得到改善。 2023年25-30万元价格区间新车销量增长89%,新增85万辆达180万辆; 这一细分市场是2023年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也是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对传统燃油车影响的一个缩影; 这一细分市场也是首个纯电车型销量超过汽油车销量的细分市场,25-30万元价格区间纯电车型销量为77万辆,同比增258%,汽油车销量为70万辆,同比增长28%; 按品牌划分,特斯拉这一区间新车增加55万辆,宝马销量增长18万辆,丰田和大众品牌分别增加8万辆和6万辆,主要的原因是因价格竞争的关系,这些品牌整体价格区间下移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国内乘用车市场中传统燃油车市份额下滑8.1个点,如果以品牌国别划分看,自主品牌份额增长5.2个点,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自主品牌销售的新车中,纯电、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等各种动力组合都有所突破,不单单依靠汽油车; 2023年日系车份额下滑最大为3.4个点; 其中汽油车销量下滑56万辆,潜在消费者主要是被自主品牌纯电、插电混动产品吸引走了,日系纯电产品发展较慢,客户流失较为严重。 德系份额下滑0.5个点,不过德系纯电车型销量新增14.3万辆,这点德系车企要好于日系车企。 德系燃油车仍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主要是豪华车品牌主要集中在德系,紧凑级别的 速腾 朗逸 ,中型轿车 迈腾 帕萨特 以及 途观 探岳 等SUV产品竞争力要强于其他车企,消费者忠诚度也好于日系。 不过德系也需要加快新能源转型,避免未来用户流失。 美系份额下滑0.5个点,美系纯电车型份额主要是特斯拉贡献的,通用、福特新能源发展还较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以汽车集团方式划分,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排名第一,全集团包括进口与国产销量高到318万辆,同比下滑0.8%,大众集团在燃油车方面仍然保持一定的优势,不过需要补齐纯电和插混方面的短板,否则燃油车的优势不会太持久。其次是上汽集团,旗下合资与自主品牌乘用车合计销售311万辆,同比下滑10.4%,减少35.9万辆,旗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销量主要受新能源车挑战,上汽纯电自主品牌智已和飞凡在市场竞争中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一汽集团乘用车销量为301万辆,同比增长3.1%,主要受益于大众、奥迪、红旗等品牌销量的增长。比亚迪销售25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55.8%,受益于纯电车插电混动车型销量的增长。广汽集团销售231万辆,丰田和本田两家合资企业油车销量下滑较多,受新能源车挑战。埃安销量增长22.7万辆,不过盈利性不好,其他集团销量见下文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包括文中所制图表系@桑之未 #原创首发# 转载或改编请与本人沟通,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4-01-29

【往期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