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领导,全面践行法治为民,稳步提高立法质效,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提升司法公信力,不断强化全民守法意识,多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2023年法治辽宁建设工作,省委依法治省办总结梳理出十大“关键词”,现予发布。

关键词一:抓牢“关键少数”

坚持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把法治建设责任制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关键少数”作用进一步发挥。建立“1+1+5”党领导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机制,着力优化依法治省工作格局。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推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按单履职。制定《辽宁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工作办法(试行)》,推动全省7672名党政(含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实现覆盖。出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出《辽宁省党员干部学法清单》通用版和专业领域版,涵盖106项重点学习内容和38个专业领域,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4068人次。与省委组织部联办党委政法委书记、依法治县(市、区)办主任专题培训班,提升依法治市(县)委负责同志及其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履职能力。

关键词二:法治环境

坚持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全省法治环境持续改善。省市县三级同步出真招、求实效,高质量完成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集中破解了一大批法治领域的顽瘴痼疾和突出问题。出台持续改善法治环境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行动方案,从制度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等9个维度列出30项具体举措,努力让法治真正成为全面振兴的坚实保障和辽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已经成为全省上下共识。

关键词三: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市场主体关心什么就抓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法治化营商环境成色更足。制定《辽宁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条例》,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出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推动依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厘清边界底线。组织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评价、“三涉”案件监督、重点产业集群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一些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得到依法整治,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得到及时有效保护,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和经营负担大幅降低,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取得积极成效,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日益深入人心。

关键词四:法治考核指挥棒

坚持用好用足考核“指挥棒”,法治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凸显。大幅提升法治建设在工作实绩考核中的权重,将法治建设、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首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测评票,与年度考核一并进行,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将法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关键词五:法治政府率先突破

坚持找准抓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切入点、突破点,推动法治政府实现率先突破。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十项重点任务,解决“卡脖子”问题68个。全省三级行政执法部门应建尽建行政裁量权基准,340个部门制作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执法“四张清单”,涉及2.3万余个执法事项。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提出便民利民措施12条。认真落实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充分发挥层级监督作用,审结1.02万余件行政复议案件。大力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一审出庭应诉率达98%,同比增长40%。开发建设辽宁省行政执法平台,构建全省统一的监管执法信息系统支撑体系。积极推行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制度,省市县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公职律师覆盖率分别达到75%、69.27%和49.6%。

关键词六:“小切口”专项治理

坚持把制约法治辽宁建设最突出最紧迫任务作为突破口,抓紧抓实“两个专项”,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针对一些问题量大面广或者历史积弊较深,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的,由责任部门组织开展“小切口”专项调研,大起底摸清了民宿、网约车、新媒体等22个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实行集中治理或常态化整改。对“新官不理旧账”、政府违约毁约、党政部门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等26个领域顽瘴痼疾问题,实行“小切口”专项治理,建立台账逐一整改销号。

关键词七:法治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要,推动法治更加可感可触,获得感切实增强。建立“法治民情”工作机制,推行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和法治环境监督员制度,选定第一批联系点324个、监督员502个,及时汇集群众法治诉求。健全法治为民常态化机制,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法治为民实事活动,推出办实事项目1332项,实实在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省100个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包保解决法治建设重点项目131个。健全重大法治事件分析研判机制,对79起涉法舆情案(事)件集中剖析,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八:诉源治理

坚持深入推进诉源综合治理,推动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辽宁样本不断充实并走向成熟。召开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会议和全省调解工作会议,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诉前调解经验做法被最高法院全国推广,大连、抚顺、辽阳3个市基层单位的工作经验被评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工作法”,2个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派出所”。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协调联动,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实现全覆盖,“四所一庭”建设扎实推进,全省矛盾纠纷基层一线化解率提升至88.7%。率先出台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获评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12个、“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

关键词九:法治领军人才

坚持努力打造全国区域法治人才高地,法治人才培养实效性和精准度显著提升。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法治建设领军人才选拔推荐工作,会同有关单位,力争通过2至3年时间,培育和打造一批政治过硬、对党忠诚、专业精深、实践丰富、业绩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法治建设领军人才队伍。到2025年,力争实现法治建设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双百”目标,在全省全方位带动培育上千名法治人才。

关键词十:涉外法治

坚持锚定辽宁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服务和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涉外法治能力显著提升。制定出台涉外法治建设的若干措施。成立东北首个国际商事多元解纷中心。推动一批公证机构列入司法部、外交部涉外远程试点单位。支持大连成功举办东北国际仲裁周。建立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库,选拔了一批涉外领军(骨干)人才。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获评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