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我们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不忘自己的“百姓”身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自己当成群众的小学生,在为群众服务的实践中用心体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不忘自己的“百姓”身份,真正做到“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我们年轻干部都是从群众中来的,是群众中的一员。当我们带着感情,俯下身子,将身影淹没在群众中,以“百姓”视角思考问题,我们就能够在心灵深处找寻到与群众的“同频共振”。被老百姓尊为“谷公”的谷文昌,在东山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有一次到村中了解灾情,由于中午伙食只有番薯和几碗稀饭,村里的队长就偷偷蒸了碗米饭。谷文昌知晓后,谢绝道:“我是党的干部,就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信任我们。”当我们把“百姓”这一身份意识融入血脉,把“到群众中去、为群众着想”当成一种自觉行动,我们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赢得群众认可。做青年工作,同样如此。“自己与青年的感情深吗?”“自己是否经常走到青年中间?”“自己是否清楚青年有哪些困惑与烦恼?”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干部“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的谆谆教导,放下架子,将自己“化”为青年中的普通一员,怀着对青年浓浓的爱,走进青年的生活空间,走进青年的内心世界,努力成为青年有困难时想得起、帮得上的真朋挚友,真正做到以心交心、以心换心。
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让自己在群众心中有分量。“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我们年轻干部要始终做到“我心中,你最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在细微处见真章。在西藏工作期间,孔繁森下乡会随身携带一个医药箱,自己买上几百元的常用药,义务给农牧民看病。医药箱空了又满、满了又空,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呼孔繁森为“药箱书记”。要想赢得群众的认可,增加在群众心中的分量,需要我们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为群众服务当成一种幸福,把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成一种快乐,尽心竭力当好群众的忠实勤务员。找准青年的期待和现实需要是什么,有哪些急难愁盼的事儿,将解决共性需求与解决个性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既做好面上的项目和活动设计,也做好点上的精准帮扶和指导。为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开展心理解压辅导、助力圆梦,为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开展结对帮扶,为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给城市青年心灵充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而创办“青年夜校”等等,这些都是团干部能为的工作着力点。始终做到能为、善为,就能以有为的实际行动增加在青年心中的分量。
把自己当成群众的小学生,从群众那里学到“真经”。群众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年轻干部要把当群众的小学生作为自己永远不变的角色定位,主动拜群众为师,主动到群众中去“补课”,学习群众身上的优秀品质,学习群众摸索出来的“土方法”“真把式”。1962年12月,刚到兰考工作的焦裕禄下乡调研,在老韩陵见到饲养员肖位芬大爷很有见地,就虚心向他请教治沙、挖穷根等改变兰考面貌的办法,晚上就和肖位芬大爷一起住在牲口屋里。要想从群众那里学到“真经”,就应像焦裕禄那样保持“空杯心态”,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群众才会说出真心话。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就应当到群众中去找寻目标、汲取力量;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应当到群众中去找破题之策;当我们要决策的时候,就应当到群众中去了解掌握真实情况。面对当代青年思想多元、生活方式网络化、需求个性化的现实,如何提升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引导青年争当新时代好网民、共筑清朗网络空间?如何找准青年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并有效服务?如何进一步激发青年的奋斗精神和“自找苦吃”的意识?等等。要答好这些时代课题,就需要主动到青年当中去寻找答案,多问青年一些“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做到问需于青年、问计于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年轻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当成自己最亲的人,始终从群众中汲取茁壮成长的营养,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融入为群众服务的点滴行动中,用拼搏与奋斗扛起群众的信任和期待,努力创造出更多让群众认可的业绩。
(来源:学习时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