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上市银行公布2023年业绩。1月29日晚间,青岛银行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青岛银行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当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

至此,已有6家上市银行公布了业绩快报,其中股份行2家,城商行4家。整体来看,这6家银行资产规模与盈利明显增长,其中,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突破20%,在6家银行中排名第一。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结合去年宏观经济、银行经营压力及披露银行业绩表现看,银行营收基本持稳、净利润增速较去年略微放缓,不良率维持低位。

从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3年四季报来看,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对重仓股中的银行股进行了减仓操作,重仓银行的持仓比例处在历史低位。在个股方面,公募基金加仓了部分国有大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共有250只基金重仓持有工商银行,持股总量环比增加5.45亿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6家上市银行披露“成绩单”

截至1月30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杭州银行、齐鲁银行、长沙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青岛银行等6家银行已发布了业绩快报,各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8.77%,增速略快于中信银行。城商行方面,杭州银行、长沙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的资产规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齐鲁银行资产总额为6050.01亿元,同比增长19.56%,规模增速暂列第一。

2023年,受净息差持续收窄影响,上市银行普遍面临营业收入增长的压力。上述6家银行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91.23亿元、2058.9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4%、2.60%。

相比于股份行,城商行的营收表现稍好一些,杭州银行、长沙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350.16亿元、248.03亿元、124.72亿元、119.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3%、8.46%、7.11%、8.03%。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6家银行均同比实现增长,杭州银行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3.83亿元,同比增长23.15%,是6家银行中唯一一家增速超过20%的银行。此外,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也在15%以上。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76%,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幅最大,2023年末其不良贷款率为1.18%,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从披露财报信息看,银行净利润同比保持增长,不良率维持低位并有所回落等,反映银行经营保持稳健,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周茂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据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1月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和主要业务平稳增长,截至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初步统计,2023年商业银行净利润2.38万亿元,同比增长3.24%。

周茂华认为,整体看,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复苏态势,国内银行积极应对挑战,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等,银行整体经营和资产质量将继续保持稳健。

低估值、高股息国有大行获关注

目前,公募基金2023年四季报已披露完毕,从重仓持股来看,公募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大幅减仓银行股,持仓比例较三季度末有所下降。

东兴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机构重仓持有银行板块316.8亿元,环比三季度末减少125.1亿元。持仓占比为1.93%,行业排名居第14位,环比下降0.55个百分点,减仓幅度较大。2023年全年,银行板块持仓比例在2%左右徘徊,仍处在历史低位。

据Wind数据,去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共重仓持有33只A股上市银行,仅9只持仓环比增加。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持仓环比分别增加5.45亿股、0.96亿股,加仓数量位居前两名,分别有250只、90只基金重仓持有,环比增加27只、17只。

Wind数据显示,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持仓环比有所下降,其中,邮储银行是公募基金减持最多的国有大行,四季度末有80只基金重仓持有邮储银行,环比减少54只,持仓数量环比减少2.56亿股。交通银行紧随其后,四季度基金减持数量为2.04亿股。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混合是去年四季度加仓工商银行最多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该基金由兴业基金副总经理钱睿南管理。

四季报显示,工商银行新进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混合第六大重仓股,持股数量为3500万股。“在风格层面,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低估值高分红类的投资机会要更加重视。”钱睿南在该基金四季报中坦言。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公募对银行板块处于低配状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有行关注度有所增加,预计主要得益于以稳盈利、低估值、高分红为特征的高股息策略青睐度上升影响。

事实上,作为“高股息、高分红”的代表,国有大行去年A股股价表现亮眼。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2023年涨幅均超过25%,其中,中国银行2023年涨幅为33.99%,位居42家A股上市银行之首。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A股股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1月29日和1月30日,农业银行盘中最高涨至3.93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截至1月30日,6家国有大行A股股价今年以来均上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涨幅均超过5%。

近期,银行板块重磅政策不断。央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外,1月25日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稳增长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出台,叠加治理层积极表态,有助于提振市场对经济及银行板块的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