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潮声丨浙江长兴“春天第一朵花” ,到底有多“香”?

有“春天第一朵花”之称的梅花是湖州长兴的“县花”,“长兴红”观赏梅享誉全国。1月下旬的湖州长兴,当地的梅花种植户们正在自家的基地里,施冬、修剪枯枝,观察梅树枝丫上刚刚冒头的“小花苞”,以预测花期。

“今年暖冬,花期会提早,我们好准备着,等游客正月里来赏梅。”80后的当地梅花种植户胡乾坤告诉潮新闻记者,接下来的盛花期,这里将繁花似锦、游客如织。

如今的红梅,早已成为冬日长兴最亮丽的一张“城市名片”。不仅如此,红梅也成为了长兴的富民产业。目前,该县共有红梅面积3.8万余亩,品种60多个,年出圃量约100万株,产值超7亿元,年均亩效益超2万元,惠及农户10000余户。

长兴龙山街道东方梅园 来源:受访者

但从“青梅之乡”到“红梅之乡”的转型过程中,长兴也经历过一番“彻骨寒”。就如同梅花精神一般,从“青梅”到嫁接“红梅”再到研发“香梅”,长兴梅花产业不断在变化的环境下寻求发展,经受住了凌寒,有了如今的花香扑鼻。

青梅遭遇价格“滑铁卢”

梅农砍树当柴烧

20余年前,长兴并不是如今的赏梅圣地,而是延续了古时“青梅之乡”的美誉,种植的是可食用的青梅。

当时,青梅市场行情良好,价格最高时达7.4元每斤,种植面积最高时则达5万多亩,年产鲜果6000多吨。

“那时候主要出口到日本,做青梅加工,还有国内的做一些蜜饯之类的产品。” 当地村民陈前(化名)介绍。

而在2001年,大丰收的青梅却遭遇市场“滑铁卢”。随着市场回落,青梅价格跌入谷底,收购价从每公斤4元一路跌到0.4元,最低的时候仅0.3元/斤。眼见种青梅没了经济效益,许多梅农拿起斧头砍掉了许多上百年的青梅树当柴烧。

寒风凛冽,成千上万的青梅树也变得不再诱人。

“农民就是什么效益好,种什么,我们家当时也砍了20多棵青梅。”陈前介绍,在当时挨家挨户砍青梅时,长兴县龙山街道东方梅园董事长吴晓红却挨家挨户做梅农的思想工作,希望大家留下青梅老林,“当时吴总以一棵树5元钱的价格,买下不少当时要被当柴烧的老树。”

吴晓红大量收购青梅树,流转了1000多亩种青梅的田地。为何要收购这些已失了经济效益的青梅,这让陈前和村民们很不理解。然而第二年春天,通过高位嫁接技术,吴晓红让这些青梅树桩上开出了一朵朵红梅花。

“梅花的科学研究生产栽培,中国一直走在最前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的副会长李庆卫告诉潮新闻记者。

长兴龙山街道东方梅园 来源:受访者

据介绍,梅花生态习性喜温暖,能耐受一定的低温,却不能在北方露地越冬生长。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花泰斗”陈俊愉院士就带领科研人员开始了“南梅北移”的研究试验。在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打破了“自古梅花不过黄河”的旧律,使梅花露地栽培区域从长江流域北移2000公里,实现北国踏雪寻梅的几千年梦想。“在最西北的新疆我们都能种梅花了。”

在湖州长兴,以吴晓红为代表的一批园艺专家,通过实验配种、实践种植,让红梅在县里遍地开花,也让长兴的青梅产业重获新生。如今,来自长兴的梅花已经生根在大江南北。在上海世纪公园、南京玄武湖、南京中山陵、武汉东湖、福建鼓山……都有长兴红梅的倩影。

从“果梅”到“花梅”

转换产业赛道焕发生机

从“果梅”到“花梅”,一字之差,却让长兴的梅花产业变出生机、焕发活力。

长兴属林城镇梅花最多,前往长兴龙山街道东方梅园和林城镇连心村的路上,可以看到一片片野生梅林在路边盎然生长。不仅如此,还有各种规模大小的梅花种植基地、青梅食品加工厂房,以及盆景培育基地……各个环节相互补充,让小小的林城形成了完整的梅花产业链。

作为80后,胡乾坤算是林城中年轻的“梅一代”。与村里祖祖辈辈养梅卖梅的“梅几代”不同,大学毕业后,他凭着对梅花行业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梅花产业前景的积极看好,毅然地选择在老家长兴种植梅树。

“梅花的应用,在全国还是比较广泛的。”胡乾坤的公司主要贩售的是工程苗,以及一些精心打造的造型红梅。“这些梅花被主要运用在中式庭院、销售部门和住宅区等领域。近年来,新建楼盘的园林需求,也推动了梅花的销售热潮。”

需求不断增长,也带动了长兴梅花行业的蓬勃发展。在林城,红梅总面积已达到1.08万亩,青梅总面积达到1.68万亩,总量达40多万株。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梅花树苗仅红梅一项,就达10万株以上。

“我们村专业从事梅花产业的有6000多人,从小苗的培育、杉木的嫁接、大树的移植运输,还有装车都有一条龙的服务。”对此,胡乾坤非常自豪:“可以说,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其中,有经验的梅花嫁接技术人员,日工资甚至高达3000元左右。”

此外,梅花的蓬勃生长也推动了长兴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每年梅花盛花期,来自各地的游客相聚在长兴赏梅。

梅花,自古便寄托着中国人独特的情意结。“赏梅的游客忠诚度是很高的,几乎每年都会来。”陈前表示,人就跟梅花一样,春暖花开时,也要一起复苏,“春节期间去亲近自然,梅花除了可以品味香气、观赏花型,也去可以体会它的品格,可谓雅俗共赏。”

长兴龙山街道东方梅园 来源:受访者

红梅如何长“红”

“香”或许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当产业规模壮大、市场开始饱和,长兴红梅何以长“红”?

园林造景、盆景培育、发梅切花、速生梅、彩叶梅……胡乾坤与长兴的一众养梅企业领头人早早地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正积极寻求创新和改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梅花制成的各品类试用品 于瓅 摄

“相较于前些年的梅苗和梅树价格,近年来价格已降了近半成。”胡乾坤坦言,林城家家户户有红梅,一旦行业出现下行势头,许多无力承担种植成本的百姓可能会再次选择把梅花砍掉。

而作为“老前辈”,吴晓红也同样在求转型。如今,东方梅园正在尝试从“花梅”过渡至“香梅”。

吴晓红表示,“让梅花装扮世界”是情怀,也是第一步目标。现在的第二个目标则是,将“香梅”做好,实现梅花在香水、香料、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而这个目标则是源于陈俊愉老先生对吴晓红说过的一句话,“梅花这么香这么好,为何不能代表中国从香的角度走出去。”

如今,在吴晓红的办公桌上,绿梅面霜、绿梅喷雾、绿梅唇膏……摆着由梅花制成的各品类试用品。他认为,如果“香梅”能够成功获得市场的喜爱,对梅农来说便是扛住了梅花种植产业的风险。“如果在香梅产业,通过我们的加工,实现下游应用产品突破,能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由于梅花冬季开花的特性,本身没有什么病虫害,花朵干净,也非常适合二次利用。“我们长兴梅花基地有2万亩梅花,往年赏梅期过后,花瓣只能让它自然掉落,如果能够收集起来二次利用,也是好事。但当我们把自己的梅花变废为宝,带头走在他们(梅农)前面,他们才会跟着你去做。”在胡乾坤入行后,也是因为有一众老前辈带着他,才发展到现在。胡乾坤表示在创新的路上,他们也有责任带着梅农一起前进,“就和东方梅园当年一样。”

正如同李庆卫所言,“梅花经历了寒冷之后才开花,就像人们经过奋斗才会有幸福的生活。”长兴的梅花行业也是如此,经历了寒冷的冬季和低谷,最终傲立在行业的顶端。

绿梅花茶 于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