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槑

街是城市的眼眸,它见证了城里人成长的岁月,记录了人们的人生际遇悲欢离合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提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袋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遍布市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街道,也组成了市北文化的一角

这里的街道,可以似小家碧玉般秀气,铺满马牙石的青岛特色小路;可以如青春少年般灵动,条石砌成的台阶铺就山海间的旋律;也可以像江湖儿女一般大气,柏油水泥铸就纵横东西南北的恢宏乐章。

图|@替班人员

每一、每个、每个褶皱,折叠起来都是市北

在小北懵懂记事的年代里,那条街憨厚老实地盘踞在家门前,泥巴的路面粘贴着我童年的稚嫩和天真烂漫的憧憬

图 | @Scorpion

当晨曦穿越雾霭,我便背起书包,手握母亲给我准备的早点油条或甜沫,踏上门前的街道上学去了。

晨起锻炼身体的人们,生龙活虎地从街上经过,摆摊的小商贩精神抖擞地张罗着他们的生意,有卖油糕饵馀的,有摆露水摊子叫卖花卉的,有吆喝着卖水果蔬菜的,形形色色的人在城市的眼眸下奔波劳碌,演绎着各自的人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邹本东摄影)

小北口中的街就是即墨,而即墨路让人周知不仅仅因为它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更是因为那曾经享誉全国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

你能想到的民生日用品,都能在这里找到:菜摊、修鞋铺、五金店、书报亭、杂货铺、外贸服装。它就像一个生活的容器,把普通人的生活和生计都努力塞进这个空间里。

街道似乎有某种魔力,它的延伸十分有力充满耐性不屈不挠,这个街区古色古香,作为青岛土生土长的小孩儿,每个人都有着即墨路情结

从原来最早的露天市场起,到现在的四层商城,这里充满了青岛人儿时所有的记忆

小北站在历史文化的十字路口,看着不同语言、肤色、信仰、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交换眼神,又匆匆离去。它们或是一对相拥的恋人,或是一个孩子的欢笑,亦或是一位老人的沧桑。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情感

图|@大米粒

随着老城区“修旧如旧”,如今的即墨路有了新的故事,也始终拥有着恬淡的从容,四季在这里永远是平和

林立在大街小巷里的建筑构建了街道独特的空间艺术,这些建筑稳重泰然,在风雨的洗礼下诉说着历史的变迁,默默讲述着岁月的匆匆往事

图|@静波

要想领略异域风情,那就非馆陶路莫属了,号称青岛华尔街,是凝聚了无数历史沉淀的一条老街,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够从现存的德式、日式风格的历史建筑中感受过去那段繁荣的景象。

这条道路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如今这里依然车水马龙,依然有来来往往的旅客,但这里已不再是青岛汽车客运的中心,各国的许多驻青机构最初也是先在这里涉足,除了日本邮船株式会社,还有青岛取引所.....

组图|@sunny阳

它承载了匆忙的商人、漫步的诗人、无聊的闲逛者,最后,它承载的是时代的气质和生活的风格。它像一个没有寂静黑夜的城市剧场,永不落幕

这里很多建筑都会挂好几块牌子,沿着随便一条路走过,看看某个只有门牌的闲斋,偶有所感,网上搜寻一下,就又有了新的发现,原来,他或者她也曾在此驻足或暂居

图|@22世纪钟无艳

很多摄影师喜欢在这里寻找“布景”。街角的矮墙,林立的老屋,橱窗的倒影,堆放的杂物都能成为良好的场景,这里的居民、游人、小贩都有可能闯入场景,成为主角。

图|@李长浩

或匆匆而过,或嬉闹玩耍,或静坐沉思,都有可能成为布景中的事件。勾勒出生动的街道场景,让人觉得,这儿就应该是这样,这儿就应该发生这件事,这儿就应该拍出这样的照片。

图|@培培要去西北吃羊

起伏的道路,幽深的台阶,沧桑的老楼,买菜的老人,对于百年老街来说,一切都在变,一切又没变

图|@静波

城市的美在于场所之美,而场所之美在于街道的空间之美,更在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活动之美

在市北,你会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中,体会“美好生活”的真谛。

你也总能找到,你最理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