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9人受伤。

2024年1月19日,河南南阳方城县独树镇英才学校一宿舍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3人遇难。

2023年11月16日,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6人死亡、38人受伤……..

临近春节,一起起火灾事故触目惊心,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因此逝去,亲人伤心欲绝,给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

2024年1月25日上午,新余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24”特大火灾事故情况。此次火灾事故发生在白天,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失火建筑地下一层进行冷库装修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造成起火。

火灾事故为何频频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当如何防范,以下就新余“1·24”特大火灾事故为例。

新余“1·24”特大火灾事故原因剖析

1、施工人员没有相应的资质;

2、施工现场没有落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3、消防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通道被占用堵塞;

3、场所人员密集;

4、场所门窗违规设置防盗网/铁栅栏,广告牌等;

5、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等损坏或不足;

6、人员防火安全意识欠缺、疏散逃生能力不足;

7、现场地下一层冷库的顶棚、墙面和立柱都已经喷涂完聚氨酯泡沫材料,也就是保温材料,这类材料易燃,而且燃烧之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有害烟雾。

可能还有一些没有考虑进去的因素,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人员疏散,逃生困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火灾事故应当如何防范

1、加强防火安全意识和消防技能的培养;

2、禁止违法违规施工作业和生产经营;

3、对可能存在火灾隐患的施工应做好防火安全措施,并提前通知场所内及附近人员;

4、禁止场所内违规乱搭乱建夹层、违规住人、私拉电线、违规存放易燃物品;

5、场所人员密度不得超过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6、禁止违规搭建防盗窗/铁栅栏,广告牌等;

7、安全疏散条件要充足;

8、消防设备、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等需齐全;

9、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封闭安全出口等行为;

10、落实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层末梢安全责任,着力提升社会单位自主管理能力、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和居民群众疏散逃生能力;

11、建筑及装修的材料或制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测定》GB/T 14402-2007、《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 2028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的规定要求。

社会责任

各社会企事业人员应当积极学习消防知识和防火安全技能,建筑场所的消防设备及配套措施完善,建筑场所本身的材料及内部附属的装修材料及其他制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各个岗位人员应当依法依规办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要求执行,火灾无情,人有情,防火安全人人有责,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