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在自然界中是行动缓慢的典型代表,除了小蜗牛,小乌龟也是行动缓慢的代表。

大家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就是要告诉我们,虽然乌龟行动缓慢,但是如果看准目标,踏实努力,坚持不懈努力前进,最终一定能抵达胜利的终点。

但是在教养小蜗牛小乌龟这样一些行动比较缓慢的孩子的时候,父母常常会深深地担忧孩子差强人意的表现,担心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化的发展要求。

父母常常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优秀上进、不让人操心,但是在实际的养育过程中,理想化的愿望常常会被打破,父母需要不断的去面对、理解和接受每个真实的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孩子。

那行动派的爸妈如何去理解和接受小蜗牛般的孩子呢?

当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行动比较慢的时候,可以观察分析一下孩子是否是偏好内勤的内向孩子。这样的孩子对信息的处理具有一个内勤的慢加工过程,只有自己想通了,考虑的比较充分了才可能去行动。如果对他们过分催促,就会打乱他们的节奏,让他们无所适从。

面对慢步调的孩子,父母常常会很气恼,明明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孩子需要磨蹭三四个才能勉强完成。

父母着急着上班要赶着时间送孩子上幼儿园,但是孩子并不能理解家长的着急,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妈妈让他刷牙,他可以玩牙膏玩好半天。

这样的孩子,在大人眼里也会是行动缓慢的。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能并不慢,按大人们的要求去做事情时就显得比较慢,需要大人们不停的催促,当家长面对这样的行动缓慢的孩子时,一味的催促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对抗。

因为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家长没有看见孩子那一刻的需求,孩子为了维护自己,就有可能更拖延更磨蹭。

如果孩子并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同家长或老师的要求,而是逼不得已的去做家长或老师让他做的事情,那是多么的没有趣味的状态。

而如果家长因为孩子拖拉磨蹭对孩子有责骂,会更加激发孩子的敌对和反抗,甚至执拗地不去做家长或老师认为该做的事。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就可能认为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或者即使做了也达不到大人的要求。

气馁懊恼甚至怨恨的情绪都有可能日复一日的加重,还有可能对孩子说出我真是后悔生了你的这样的气话。

面对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用爱和包容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去引导他。孩子需要被看见被认同,这样他们才能发展出自我认同。

社会化的发展需求在催促着孩子成长,希望孩子成长的快一些,更快一些,这样才不至于落后,但是每个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有着自己的步调。

自我意识发展快一些的孩子会显得比较早熟,会比较快地内化外在的要求与规则,成为自己的准则。

自我意识发展慢的孩子,常常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去探索去试错。

面对自我意识发展弱的孩子,要想提升他们的行动力,行动派的爸爸妈妈能做什么呢?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

自觉的前提就是孩子有足够强的自我意识,才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家长需要尽可能避免任何会削弱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事情。

小学三年级之前的孩子,自我意识原本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为他们树立榜样的时候,不要让他们觉得差距太大,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要在他们踮踮脚就可能做到的程度上鼓励他们付出努力,日积月累,不断向前发展。

例如孩子行动慢的时候,行动派的爸爸妈妈有可能会说,自己小时候是如何懂事、如何认真,以此来批评孩子。

如果孩子没有和爸爸妈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并不会把爸爸妈妈当做榜样,反而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爸爸妈妈要想让孩子向榜样学习,效仿榜样的行为,一定是以孩子认同的这个榜样为前提。

同理爸爸妈妈也不能把自家孩子和别的优秀孩子比较,越比较越会让孩子反感。

当然呵斥打骂孩子一定会对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良性发展,有可能会让孩子形成我就是这么糟糕的自我认同。

要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一定需要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父母需要理解,孩子做到不被好玩的玩具和游戏诱惑,专心于让他感觉到枯燥乏味的作业或其他练习,那得克服多么强大的本能需求。

父母如果否认这些人类普遍存在的本能需求,如同圣人般的对孩子进行要求,很容易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父母可以通过强化积极的行为表现,忽略行动力弱、拖延磨蹭的表现,激发他们的积极自我认同。

当我们不断地将行动缓慢的孩子和比他们优秀的孩子比较时,不正是在让孩子不断强化对手的强大和自己的弱小吗?

孩子如果不断的被贴上不够优秀的标签,他们就极有可能缩进自我保护的壳里,不敢迎接挑战。

作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父母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即便是小蜗牛小乌龟也可以看准目标,心无旁骛地努力前行。

看完这篇文章,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每天分享育儿小知识,让你育儿路上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