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安理会就巴以问题召开会议,其中围绕国际法院有关防止以色列“种族灭绝”的临时措施,各方展开了激烈交锋。

在聊到会议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简单说一下国际法院这项裁决的背景。

早前,南非以以色列犯下“种族灭绝罪”,向联合国国际法院提起诉讼,1月26日,国际法院发布初步判决和紧急措施,要求以色列在其权力范围内采取一切措施防止种族灭绝,必须采取措施改善人道主义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法院的判决,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欢迎,包括欧盟、伊朗、卡塔尔、土耳其、西班牙、爱尔兰、沙特阿拉伯等均表示支持判决。

不过以色列方面同样反应强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直言,针对以色列的指控是“错误且令人愤慨的”,并强调以色列将“在遵守国际法的同时继续捍卫国家和人民”。

随后,包括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等多名以右翼官员纷纷谴责国际法院判决,并指其判决是“反犹主义”。

各方僵持不下之际,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宣布,将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来执行国际法院对以色列的裁决,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会议当天,联合国官方做了一系列的铺垫。

其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向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通报情况时指出,过去120天里,在加沙发生的死亡、破坏、流离失所、饥饿、损失和悲伤是全人类人性和良知上的一道伤疤。

不过同时古特雷斯也谴责了哈马斯和其他组织针对以色列发动的袭击,并表示加沙地区持续不断的冲突和以色列军队对当地的无情轰炸导致了平民死亡和破坏,其速度和规模是近年来前所未见的。

这样的表态,也体现了联合国中立的立场,一定程度上也是“照顾”了以色列的情绪。

而在安理会现场,会议开始时,联合国紧急救济协调员格里菲思则向大家通报了加沙人民当前面临的困难局面,他表示,加沙死亡人数已超过2.6万人,受伤人数超过6.5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此外,加沙超过60%的住房单元已被摧毁或受损,加沙总人口的约75%被迫流离失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过一天,加沙乃至以色列人民遭受的苦难和痛苦就加深一天。”

相较而言,南非常驻联合国代表乔伊尼的表态,攻击性就相当强了。

乔伊尼直言,过去几个月在加沙发生的事件表明,以色列的行为违背包括《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规定的义务,其行为具有“灭绝种族”性质,她呼吁所有国家都有义务停止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提供资金和便利。

乔伊尼强调,南非将继续尽其所能,维护巴勒斯坦人民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结束针对他们的任何种族隔离和灭绝种族行为,并与他们携手实现其集体自决权。

而以色列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米勒态度同样强硬,他直接向国际法院开炮,谴责所谓判决是对国际法院的荒唐利用,与法律毫无关系,其目的就是将法律武器化。

同时,米勒拒绝承认以色列犯下“种族灭绝罪”,并认为以色列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愤怒表示:“以色列人的生命安全对你们来说无关紧要,以色列人不值得你们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米勒还控诉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指责该机构有多名员工参与去年10月7日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袭击,并对西方国家停止向该机构提供资金表示欢迎,呼吁对其进行全面调查。

以色列的立场获得了美国方面的明确支持,不过美国倒没有直接反对国际法院的判决,而是主要替以色列辩解。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提出了四点:

第一,国际法院的判决没有裁定以色列犯下“种族灭绝罪”,大家需要明确这一点。

第二,国际法院也没有下令停火,所以到底要怎么采取行动找到解决方案,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三,以色列拥有自卫权,但是如何自卫很重要,其行动必须尊重国际人道法。

第四,要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部分员工进行迅速、彻底地调查,恢复捐助国的信心。

美国方面的表态,等于是在国际法院判决的基础上咬文嚼字,提出的观点也是想要“和稀泥”,拖延战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中方也亮明了立场,这一次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的发言,罕见地多次点名以色列,而且措辞非常强硬。

首先,以色列应立即停止对加沙地区无差别的军事进攻和毁坏。同时,要全力防止加沙冲突对红海等更广泛地区的外溢影响。

其次,以色列必须全面配合,停止对物资准入的层层设障,开放全部陆、海、空准入通道,切实保障人道机构和工作人员安全。

此外,以色列必须立即停止侵蚀“两国方案”基础,停止针对加沙民众的强制转移,停止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停止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搜查、抓捕和袭击。

最后,还是中方将会议的讨论方向拉回了正轨,在所有人都围绕国际法院判决和近东救济工程处的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张军大使指出,不管近东救济工程处存在怎样的问题,都不应该分散对加沙局势的关注和推动实现停火、缓解人道灾难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安理会在大国意见相左的情况下,是很难达成统一意见的,这次会议安理会也没有就推动巴以停火,达成任何建设性的成果。我们看到的是,冲突仍在继续,而更为严峻的是,接下来针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调查,如果导致该机构停止运转,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