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一批足智多谋之士,对成就刘邦的事业起了重大的作用。这些“智多星”,依其出场的先后,顺序为:肖何、张良、郦食其、陆贾、韩信、陈平、随何、叔孙通、娄敬。这些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环绕在刘邦周围,形成了一个彼此虽无密切联系、但却统领于一人、为建立西汉王朝而服务的谋士群。那么,他们的组成过程特点是什么?他们又在刘邦的事业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一、刘邦谋士群形成的过程及其组成特点
从肖何随刘邦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在沛县起兵算起,到汉五年(前202年)五月,娄敬到洛阳建议迁都为止,刘邦谋士群的形成前后历时七年。秦二世三年二月,刘邦“将兵略地陈留郊”,郦食其请同乡引见,从此随军,直到公元前203年因韩信攻齐而被齐王田广烹死。
韩信原来委身项羽,“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郁郁不得志。公元前206年,刘邦入汉中就汉王位,他便“亡楚归汉”,由肖何极力推荐,受拜大将军。刘邦得天下后,他受逼谋反被杀。张良与刘邦的交往更早一些。秦二世二年正月,他在投靠景驹途中,道遇刘邦,就积极为刘出谋划策。
刘邦得汉中地,“遣良归韩”,后项羽杀韩正成,他于秦二世三年八月。“间行归汉王”,直到西汉建立,功成身退。陈平先事魏王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只得离开。后归项羽,为其“击降殷王”。
刘邦攻取殷地,他害怕项羽“诛定殷者将吏”,乃“身间行杖初亡”,汉二年三月,“至修武降汉”,受到刘邦器重,并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以荣名终”。叔孙通背秦后,先后从项梁、怀王、项羽。汉二年四月,在彭城“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史书不载其终。除陆贾、随何二人史载阙如外,这些智谋之士投奔刘邦的情形,大致如上所述。
这些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不同方式投奔刘邦,从他们的主观愿望来分析,是因为他们根据自己对刘邦政治实践的观察,并与当时其他政治集团相比较,看出只有刘邦集团最有可能取得全国政权,因此,只有投奔刘邦,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的才干,赢来功名富贵。
郦食其对所过高阳的诸多将领都不感兴趣,“深自藏匿”,唯独投向刘邦;随何对黥布所作的“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故楚不如汉,其势易见也”的分析,以及郦食其使齐时关于“天下之所归”的长篇说词,都反映了他们的这种认识。
刘邦谋士群的成员来自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张良出身于“五世相韩”的高门贵族之家,叔孙通是秦博士,肖何是小官吏,陈平是小地主,陆贾、随何出身辩士,郦食其是“里门监”,娄敬是戍卒,韩信穷愁潦倒,“常从人寄食饮”。他们有的本来就是统治阶级的一员,目睹秦暴政的恶果;有的则来自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的疾苦,熟悉人民的心声。谋士群的这种构成格局,有两大优点。
- 使谋士群的谋略,不仅能够直接适应刘邦一方推翻秦王朝、打败楚项势力的政治需要,并且在客观上,也反映了农民和奴隶阶级反暴政、求安定、争取起码生存权利的要求。刘邦集团当时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拥护,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 使谋士群有可能集中不同阶级、阶层因其不同社会实践而具备的各具特点的聪明才智。张良出身大官宦之家,深受地主阶级治世理国之道的薰陶,对于刘邦集团大政方针的制定,极有帮助。肖何“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精通律令,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陈平深于权谋之道,故能“常出奇计”,排难解纷。随何、陆贾能言善辩,适于出使游说,联络诸侯。谋士群集中丁因社会实践不同而造就的各具特色的智囊人物,这是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邦谋士群的成员尽管出身不同,但大都甚爱读书,谙熟历史,深明现状,具有“通古今之变”的政治素养。史书记载陈平、郦食其“好读书”,张良“常习诵读”《太公兵法》。韩信背水列阵,大破赵军,更是其精读兵书的明证。这些满腹经纶的上人,在分析问题时,显现了较强的历史洞察力,于复杂的斗争中,以其远见卓识,良谋善策,证明白己不是刘邦所鄙视的那种“腐儒”。
请看张良在阻止刘邦分封六国后时所作的八“不可”的分析。在前七“不可”中,他将刘邦现实的处境与商汤讨桀、武王伐纣的历史条件加以对照,说明古今形势不一,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不尽相同,所采取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在“不可八”中,他又根据以上的对照分析,正确地预见了如果分封六国后裔,将会出现“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的局面,从而否定了郦食其的建议,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弱己强敌的不利后果。
再看娄敬在建议迁都关中时的对比论证。他指出,刘邦“取天下与周室异”,周室“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八夷大国之民莫不宾服”,而刘邦“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进而建议从洛阳迁都秦地。在封建士人的心目中,西周王朝是千古盛世,武王、成王为万代楷模。刘邦谋士群对此也不持异议。
但是,他们并没有建议刘邦一举一动都去照搬周的法规;恰恰相反,他们希望刘邦能够灵活地运用周室的统治经验,时时、处处以当前的斗争形势为转移,来决定自己的策略,而不必事事拘泥于陈规。陆贾曾自称:“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以近”,这正是刘邦的谋臣智士比一般书生高明得多的地方。没有这一条,张良、娄敬不可能作出以上精当的分析,陆贾写不出总结亡秦教训和以往统治者成败经验的《新语》十二篇,叔孙通也不可能“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我们在分析刘邦谋士群的组成时,还可看到,这个谋士群的一些重要成员,如韩信、陈平、叔孙通,都是来自与刘邦争夺天下的主要敌手——项羽一方。来自敌人者,最了解敌人。
他们与项羽的政治主张不同,对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轻敌、优柔寡断等弱点了如指掌,因此在投奔刘邦后,常常能提出针对性很强的建议,来攻击项羽一方的要害。汉元年六月,韩信拜将,对刘邦分析了项羽的情况,指出:项羽恃匹夫之勇,怀妇人之仁,背义帝之约,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又指出:“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假若韩信没有在项羽营中那段“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的经历,他绝对说不出这番剔肤见骨的话来。特别是他建议刘邦反项羽之道而行之,可谓抓住了战胜项羽的成功的钥匙。
汉三年四月,刘邦被困于荥阳,焦急地向陈平问计。陈平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项羽恭敬爱人,但到了论功行赏时却很吝啬;刘邦虽然傲慢无礼,但舍得将爵位和食邑封赏给有功的人。
他由此告诫刘邦:“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接着,他又建议刘邦利用项羽“为人意忌信谗”的弱点,“出捐数万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他的建议实施后,项羽果然怀疑并赶走了主要谋士范增,从而使范增一再坚持的困死荥阳的计划宣告破产,刘邦由此得以逃出包围,重结兵力,继起再战。
二、谋士群在成就刘邦事业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通观刘邦集团的政治实践,可以看出刘邦本人很少能提出什么谋略,几乎所有的战略策略,都是由谋士们提出而由他批准执行的。这些战略策略,环环相扣,关联不断,引导着刘邦集团一步一步地向着最后的胜利前进。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谋士群,刘邦的成功就无从谈起。谋士群所发挥的这种特殊作用,在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和西汉建国初期三个历史阶段,都表现得十分清楚。
(一)秦末农民起义阶段
1、建议刘邦稳步发展力量,避实就虚,抢先入关。
秦二世元年二月,郦食其在高阳会见刘邦,认为刘邦以不满万人的散乱之师径入强秦,“不啻自投虎口”,建议他先攻占交通方便、又多积粟的陈留,以为根据,再图发展。这对于刘邦集团站稳脚跟,避免夭折,作用是明显的。
在进军关中途中,张良劝刘邦攻克宛城,不要绕城而过,以免“宛从后击,强秦在前”,受到夹攻。夺取武关后,张良又建议刘邦派遣郦食其、陆贾以重金劝降峣关守将,然后趁其防备松懈,发动突然袭击。结果,义军很快拿下峣关,于汉元年十月,“先诸侯至坝上”,夺了灭秦的头功。
2、建议刘邦“还军坝上”,争取民心,准备与项羽争夺天下。
起义军进入咸阳后,刘邦入秦宫,见“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诸将领也“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樊哙劝刘邦搬出秦宫,刘邦不听。
张良进谏说:“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刘邦听了,觉得问题严重,立即撤离咸阳’“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坝上”。此举避免了刘邦集团的过早腐化,同时也为刘邦树立了廉洁、俭朴的形象,对他获得民众的支持以争夺天下,助益甚大。史载关中父老“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二)楚汉战争阶段
1、建议刘邦在力量对比于己不利的情况下,实行战略退却,并烧毁所过栈道,以保存实力,麻痹敌人。
汉元年二月,项羽违背义帝之约,将刘邦改封到偏远的巴蜀、汉中,又封章邯等三降将为三秦王,以堵住刘邦东进的出路。“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当此楚汉矛盾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肖何向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实力对比的差距,劝他暂忍一口气,先“收用巴蜀”,再行计议。这一量力而行、欲进先退之计,使刘邦集团保存了实力,避免了莽撞“摊牌”可能带来的夭折危险。
在进发汉中时,张良又建议“烧绝所过栈道”,以示无意东归。这一策略对项羽起了迷惑作用,为此后汉军轻取三秦,从容出关作了准备。
2、建议刘邦“还定三秦”,“决策东向”。
汉元年六月,韩信拜大将后,向刘邦透彻地分析了项羽“其强易弱”、汉方必将取胜的原因,并建议刘邦抓住战机,立即还定三秦,“争权天下”。他的精辟论述,使刘邦认清了天下大势,及时地作出了进兵关中,东向争强的战略决定。
3、建议刘邦联合彭越,说降黥布,笼络韩信,改变楚强汉弱的形势。
汉二年四月,汉军败北彭城,退至下邑,刘邦下马坐在马鞍上,问道:“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在张良、陈平等人的策划下,刘邦以分封为诱饵,先后把握有重兵的上述三员战将团结在自己一边,逐步形成了正面(荥阳、成皋战场)坚持,南(黥布)北(韩信)的两翼牵制,后方(彭越)骚扰的正确作战方针。
这一作战方针的实施,使汉军逐渐由弱化强,自败转胜,而楚军则“所备者多”,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经过三年左右的对峙,汉军终于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取得了荥阳、成皋之战的胜利。
4、建议刘邦抓住战机,适时组织战略决战,夺取战争的彻底胜利。
汉四年八月,楚、汉双方签订鸿沟之约。项羽带兵返回彭城,刘邦也“欲引而西归”。张良、陈平坚决反对,建议趁“楚兵疲食尽”之机,发兵追击,以免“养虎自遗患”。
刘邦纳谏进兵,计划同韩信、彭越“期会”固陵,合击楚军。因韩信、彭越与期“不会”,致使刘邦于固陵失利。在关键时刻,张良又献分封之策,主张明确划分封地。具体为:“……自陈以东附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此策大显灵验,使刘邦如期调来韩信、彭越大军,组织了著名的垓下之战,决定了项羽败亡的命运。
(三)西汉建国初期阶段
汉五年二月初三,刘邦“即皇帝位汜水之阳”,都洛阳,西汉王朝正式建立。此时,刘邦政权面临一系列重大课题:政治上,异姓诸侯王拥兵割地,六国贵族伺机待复,时局极不稳定;经济上,战争使“民失作业,而大饥馑”,政府财源严重不足;民族关系上,赵佗称王南越,意欲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北方匈奴不断南侵。
面对此种情况,刘邦谋士群的重要成员陆贾,提出了为刘邦所赞赏的“文武并用”的立国方针。陆贾援引历史证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所谓“武”,就是要用武功来打天下,定天下;所谓“文”,就是要推行儒家的“礼治”,并辅之以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
遵循“文武并用”这一总的治国原则,谋士群的其他成员,相继提出了一些战略或策略建议,这些建议被刘邦采纳后,对稳定汉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