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37篇原创文章

我本人几乎是不碰奶茶的,毕竟这玩意儿对身体的害处远远大于益处。对我个人而言,奶茶的益处可能只有一条:清扫困倦和换个方式喝奶。且这还仅限于自制奶茶。

但是,我喝咖啡。夏天的时候,还喜欢喝冰咖啡。很多冰咖啡的包装,都必备吸管。吸管,往往也是奶茶包装的标配。

现在,很多商家都会在绿色/环保这件事上下功夫,一方面能提升品牌的品质和口碑,另一方面能提高卖价(大家都懂的~)。所以,一些大品牌的奶茶/咖啡店所使用的杯子,都是可降解塑料材料。吸管,甚至选用了貌似更加“环保”的纸吸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上去挺健康的,对吧?

不过,我近期读到的一项研究结论,让我萌生了“以后都自备不锈钢吸管、或者干脆不用吸管(用自备的不锈钢杯子直接喝)”的念头。原因是:

纸吸管并没有我们以为的环保。相反,它们含有微量的永久性化学物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以下都用英文简称PFAS)。PFAS的降解需要N个世纪那么久,因此,纸吸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可生物降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研究的学者们,在测试了39种采购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品牌不同材质的吸管(20种纸质、5种玻璃材质、5种竹材质、5种不锈钢材质和4种塑料材质)后,发现,除了不锈钢材质外,几乎所有塑料、纸质、玻璃、竹子等材质的吸管中都含有一定量的PFAS。虽然不同产品之间,含量差异较大。但总体而言,人们以为更“环保”的植物基材质的塑料替代品,其实同样含有对健康不利的污染物,且它们含PFAS的量反而更多。

这些纸质的或竹木材质的吸管,之所以会含有PFAS,一方面是因为厂家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了PFAS,目的是让纸质材料可以“防水”;另一方面是原材料本身(比如竹子生长过程中,通过水和土壤富集)就含有一定量的PFAS。

关于PFAS

  • PFAS这个家族共有15000多种合成化学物质,被用于许多产品的制造。

  • 环境中可检出的PFAS有数百种。

  • PFAS中的一部分化学物质,在浓度足够高时,可能对人体和动物产生危害。

  • 已经有许多研究发现,PFAS暴露与儿童免疫缺陷/抑制关联显著,与血脂异常呈强关联,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有一定相关性。而大量暴露于PFAS(比如涉及这些化学物质的生产加工场所)还被证明与部分癌症发生风险增高有显著关联(比如肾癌、睾丸癌、前泪腺癌)。

  • 人类可以接触到PFAS的途径有很多,比如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饮用水、海鲜,吸入受污染的空气,以及接触其它受污染的介质等等。不过,接触量的多寡在不同地方和人群之间差异很大。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统计,鱼类及其它海鲜,是成年人最主要的饮食接触途径(占总暴露量的86%)。肉及肉制品是老年人的主要接触源。鸡蛋及制品、饮水是婴儿主要接触源。牛奶及奶制品、饮水、鱼类及其它海鲜是幼儿及儿童的主要接触源(这只是欧洲的数据,不能代表中国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些吸管中检测到的PFAS,都是全氟辛酸(PFOA)。这种物质,其实从2020年开始,已经被大多数国家禁止使用。因为有研究发现,PFOA能够在动物体内富集,且在达到一定浓度时,对动物的发育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而且,PFOA是可以经由母乳传递给婴幼儿的。

虽说脱离剂量谈毒性等于制造恐慌,少量的PFOA还不至于对人体有多么大的影响。但,有研究发现,它有助纣为虐的作用,能够增加人体内已有的化学负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归到我们日常喝奶茶和咖啡,以及其它饮料(包括果汁)的吸管,可能多多少少都含有PFAS。而我们外卖用的餐盒、奶茶/咖啡/饮料、甚至瓶装水的塑料瓶,隐含的健康威胁自然也不会是零。就算不含PFAS,单是目前已被广为报道的纳米塑料颗粒在人体内的蓄积和对我们身体各器官的影响,也都是不能小觑的。

这也是为何总是呼吁大家能自己做饭,就不点外卖,以及少吃喝超加工食品的原因之一。(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食品本身!相关知识,请回顾旧文:以及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天借由这个话题给大家一点点爱心提示:

当环境污染已经在所难逃,我们至少可以从自身可控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毕竟,任何疾病,包括癌症,防治的战略都是:

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给大家拜个早年,祝: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新春大吉,阖家安康

—— 全文终 ——

(文中用图来自网络)

记得给公号加 ⭐️星标哦

否则可能随时找不到我

遂谦碎碎念

健康,是新年最重要的事~

小屋主人简介

刘遂谦澳洲DAA认证注册执业营养师(APD),中国营养学会认证注册营养师,澳洲DAA及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研究生(MND),同时持有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儿科营养研究生课程证书,临床营养师,科普工作者,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关爱孕产妇健康公益活动专家团成员,北京健康管理协会营养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Krause营养诊疗学》等译著的翻译委员,众多杂志及媒体营养专栏作者,曾主编过五套母婴类图书,著有《宝宝喂养7堂课 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一书。17年面对临床老幼孕产病患,认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医者帮助和疗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们一起努力。

个人微信公众号平台:Liu_suiqian

参考文献:

P Boisacq, et al. Assessment of poly- 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rinking straws using targeted and suspect screening approaches. 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s: Part A, DOI: 10.1080/19440049.2023.2240908.

Sunderland EM, et al. A review of the pathways of human exposure to poly- 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s) and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effects. J Expo Sci Environ Epidemiol. 2019 Mar;29(2):131-147. doi: 10.1038/s41370-018-0094-1.

van Beijsterveldt IALP, et al. Poly- 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exposure through infant feeding in early life. Environ Int. 2022 Jun;164:107274. doi: 10.1016/j.envint.2022.1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