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代,曹操麾下的将军数量是最多的,其中有曹魏宗亲将军,也有外族将军。他们都是曹操一统天下的功臣,战功赫赫。除了曹操之外,曹操最看重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假节斧将军,一个是曹操的姻亲。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一的异族假节斧:于谦

于禁,字文则,原是包信的部下,鲍信死了以后,他就投降了曹操。曹操南征北讨,于禁也是一次不离不弃,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曹操最器重的就是于禁的军纪,他对自己的部下,对自己的部下,都能做到令行禁止。

比如宛城之战,张绣被投降的张绣伏击,曹营乱作一片,曹操在侍卫首领典韦的保护下,侥幸逃脱。曹操的军队中,只有于禁一方是溃不成军的,他们边打边走。哪怕是有伤亡,于禁也要约束自己的部下,让他们不要乱跑。他率部撤退时,遇到十几个受伤的士兵,正在抢劫平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的青州士兵和黄巾军都是从黄巾军中走出来的,他们的军纪并不是很好,再加上曹操的失败,没有人能够控制他们,所以也就没有人去管他们了。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于禁见状,再也忍耐不住,下令将违反纪律的青州士兵抓了起来。就算是青州的士兵去曹操告状,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对于胜利的战利品,于禁从不藏私,都会上交给自己的将士,这一点深得曹操的好感。曹操每次打仗,不是让于禁打头阵,就是让他殿后,什么苦差事都让他去做。

于禁最大的长处,就是在军中,他敢将投降的昌豨处死。豨几次归附曹操,几次反戈,属于墙头草,见风就走。夏侯元率领大军围住了豨,可是他拒不降。昌豨和于禁本就有交情,所以于禁亲自出马,劝降于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豨归顺之后,于禁不顾私人恩怨,以不听曹操命令的理由处死了他,显示了他的无私和无私。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受封魏王,广封魏国百官,于禁以伪节斧之名,任左将军。张辽,乐进,张郃,徐晃,都是和于禁一个等级的,所以于禁在曹操手下也是很受重用的。

三国志》:“升左将军,许节斧,赐五百人,赐一子列侯。”

不过,于禁一生征战,却是在晚年战败,被关羽给俘虏,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东吴吕蒙得了荆州,逃入东吴,后来孙权投靠曹丕,他又返回曹魏。于禁被囚之时,心中始终牵挂着曹魏,此时返回曹魏,更是须发皆白,非但未得慰藉,反而受到一连串的奚落。曹丕表面上安抚了曹操,但内心里却是瞧不起他的。

于禁到曹操墓前,曹丕特意让人将关羽战克,庞德震怒,于禁投降的画作,以示侮辱。于禁看到这封信后,羞愧难当,一病不起,被追封为李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绣,曹操的女婿。

张绣,乃是骠骑大将军张济的侄子,凉州豪族。他曾经跟曹操打了好几年仗,更在宛城之战中,杀掉了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明,还有自己的爱将典韦,为什么现在却成了曹操手下第一猛将?

张绣虽于宛城投敌,对曹操发动攻击,使曹操元气大伤。不过曹操自己也清楚,张绣之所以会背叛自己,是因为他“霸占”了张绣婶娘,这才是他的不对。所以,当张绣第二次投降的时候,曹操并没有找他的麻烦,反而很看重他。

张绣率兵到达曹营后,曹操亲自出来迎接,拉着张绣的手臂,一同赴宴,席间一片欢声。曹操听说张绣之女未嫁,一时兴起,便向曹均娶了张绣之女。张绣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曹操,张绣,这两个原本是死对头,如今却是一家子,而且还是一家子。而张绣,则是扬武将军的封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绣在官渡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破羌将军”。公元205年,张绣随曹操攻打南皮,攻破袁谭,封地两千多人。那时候,曹营众将,连一千户都不到,张绣却有两千多户,是天下最大的。所以张绣也成为了曹操手下最为倚重的武将。

《三国志》:“绣到,太祖得之,与之同乐,赐绣女儿给子,拜扬武将军。”官渡一战,绣立下大功,升为破羌将军。自南皮攻袁谭,复邑两千余人。而今,户籍减少,十裁一,将官不过千人,而绣工甚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公元207年,张绣随曹操征伐吴国,奇怪的是,张绣未到,便已驾崩,追封为“定侯”,其子张泉继位。没有人知道张绣是如何死的,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死因,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死因。《魏略》载:曹丕张绣因兵害死其兄曹昂,遂趁机报仇,屡遭凌辱,张绣忍不住,遂自尽而亡。不过,这种说法有矛盾,不太可信。张绣死得很诡异,没有人知道他的死因。

张绣之子张泉,因卷入魏讽谋反之事,被曹丕认定为帮凶,被处死。这是绝对正确的。若不是其父张绣之死有蹊跷,张泉亦不会卷入这场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