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研究院以及伽马数据共同编制的《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在遭受寒冬的情况下仍然营收2658.84亿元,这个营收是同为数字出版的电子书营收69亿元的近38.5倍。

同为数字出版,游戏产业的迭代速度显然比电子书快速和高频,甚至是驱动数字科技、数码硬件迭代的核心动力。游戏产业模式很值得数字出版业研究和借鉴。

游戏出版早早就实现了游戏装备、皮肤、虚拟货币等游戏产物的数字资产化,玩家在平台规则下可以拥有、处置其游戏资产且受法律保护(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之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游戏玩家因游戏资产权益受损而诉诸法院,却获得了法律支持;游戏装备可以变卖成货币等等,这里不一一展开陈述。

“信心比黄金重要”,数字资产受保护给予玩家购置游戏资产的信心,保障了游戏行业终端消费者的权益,这是游戏出版营收快速腾飞的关键因素之一。反观电子书行业,20多年来无论是内容、载体、还是模式几乎没有创新,一直延续着PC信息时代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模式,卖给消费者的仍然是服务,而非资产 ,无法拥有亦无法处置,其价值就难以量化和兑现。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一个既无法保障价值,又无法处置的阅读服务,自然没什么购买意愿,免费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可见,虚拟商品是否拥有数字资产属性,是消费者是否愿意消费和持有的基本动力。

当下,电子书销量日益下滑,行业更是喊出了“别了,电子书”的口号。消费者没有购买动力,成了电子书行业长期下滑的根本原因。其实,电子书行业可以从游戏出版中学习经验,让消费者能购买到拥有资产属性的电子书,能够拥有并自由处置,像游戏装备一样可以自由买卖,恢复消费者购买信心,或许才是电子书市场能否增长的突破口。那么,如何让电子书拥有数字资产属性呢?

拥有数字资产属性的“数字图书”

纸书的资产属性是源于出版社将内容封装在纸书内,按本按册定价、出版、发行而来的,根据“权利用尽”原则,版权方在书籍销售完成后,不能再对复制件主张版权,买家从而获得所购纸书复制件的财产权。同理,数字形态的书籍要获得财产权,也需要将图书内容封装在电子文件格式内,通过“按本按册定价、出版、发行”而来,销售的载体应是“电子文件”的复制件,而非“阅读服务”,是可采用版税制结算收益的电子出版物。

数字图书使用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并根据出版计划确定封装数量,单独定价,作者、出版社及发行渠道可采用版税制结算收益。数字图书就像数字人民币一样属于数字资产。

那么,拥有数字资产属性的数字图书会给购买者和出版社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数字图书之于个人用户

既然数字图书与纸书一样拥有财产权属性,那么数字图书就和纸书一样除了基本的阅读之外,个人可以永久拥有,也可以与家人、朋友分享,可以转卖,甚至可以捐赠给公益图书馆。也自然一样的是,当你转借、转卖、转赠给他人后你便不再控制、拥有该数字图书。

这样的进化,大大拓展了个人数字阅读的场景:个人用户可以购买数字图书组建云端家庭图书馆,实现数字时代的书香传家;可以合理利用每一本数字图书的最大价值,在阅读后转借给朋友或捐赠给如“校友图书馆”这样的公益图书馆;也可以在平台上转卖掉数字图书,回收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下一本喜欢的书籍。

显然在售价相同的情况下,选择购买具备数字资产属性的数字图书而不是服务性质的电子书,是更有价值的,为消费者购买数字图书增添了动力。

2)数字图书之于机构用户

对于企业、单位或图书馆等机构,购买数字图书除了具有与上述一样的永久拥有、转借、转卖、转赠属性等优势外,其数字资产特性为机构带来“授权阅览”电子书阅读服务所不具备的安全特性,体现在:

一是机构通过数字图书建立独立云书馆,用户数据、书馆运营数据等掌握在机构手中,数据不外漏;二是机构永久拥有数字图书的所有权,不会出现“授权阅览”形式时常出现的图书下架和授权过期带来的侵权风险;三是数字图书均由出版社正规出版,正版可靠,机构通过正版书籍组织学习、推进全民阅读,是对版权的尊重,也是对优质出版产业的支持。

另外,购买拥有数字资产属性的数字图书还可以开具数字出版物发票,将数字图书作为资产入库;数字图书具有可借阅流通的属性,小机构也可以通过数字图书组建数字图书馆,供机构成员阅读学习;相对于信息服务形式的电子书,拥有数字资产属性的数字图书在机构用户方面的应用逻辑与纸书应用基本一致,组织应用更有灵活性和可靠性。而且更节省空间、经费,可以更高效的组织读书活动。

3)数字图书之于出版业

目前出版社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模式多数是基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将书籍内容“租借”给互联网平台,主要收取授权费用。费用收取标准由双方基于书籍的知名度、热销度等方面作一个经验的预估后确定。互联网平台获得内容后将内容转授权给用户读者观看,内容即使被浏览得再多,也已经和版权方没有瓜葛。

而数字图书采用与纸书一样的模式,出版社重新掌握复制发行权,在出版社自有出版平台上,数字图书和纸书一样按本按册出版发行。出版的数字图书或直接销售给读者,或通过销售平台分销给读者。不论何种方式,数字图书每个复制件的销售、下载、流转等情况均可全流程跟踪,数据清晰、透明,为上下游进行版税制结算奠定基础,大大保障了各方权益。

以上两种模式究竟哪一种更有利于出版社,基于“电子书虽已是主流方式,但营收远低于预期”的现状,相信不难做出选择。

书籍从原始时代的竹简绢帛,到农业时代的活字印刷,到工业时代的纸质书出版,再到PC信息时代的电子书,每个时代书籍的载体都在进步。而当下已经是数智时代(数字经济和智能AI),书籍的形态依然停留在信息时代,20年未有创新,发展受阻。可以说,书籍的发展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在数智时代,如何让书业能快速的顺应数字经济和智能AI的发展,是图书行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资产的时代已经到来,以数字资产的方式出版数字图书,是这个时代必然的、最终的选择。福建海峡出版集团与厦门正观易知书业云科技已在数字图书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数字图书为学习内容的云书馆系统已经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成为党建学习的主要工具。未来数字图书将代替纸质书,更广泛的覆盖原纸质书的各类应用场景,成为数智时代的主流图书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