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新春· 月为缘

文│ 萧锋

月亮,对于太阳,是谓太阴。日月,天地,男女,昼夜,暑寒,上下,都是中华传统阴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晨昏变化周期,为一日;一个朔望变化周期,为一月;一个冬夏变化周期,为一年。

已知最早有关月亮的史料,记录在《史记》里,秦朝的天文学家太史令与向秦宣太史仆射进行了有关天文观测的对话,其中提到了对月球的观测。《汉书》中也记载了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对于星宿和月亮的研究。早在西汉年间,我国就观测到了日食和月食这一天文现象。后人也在此基础上,推测出了日月交食的周期大致为113个月。
《山海经》也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2013年12月14日,中国第一个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中国探测器首次登上地外天体。2023年7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披露,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从遥望到登陆,再过几年就可以实现了。
从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离别与清苦,到诗人《春江花月夜》、“千里共婵娟”的美好与深情。月亮一直相伴在我们身边。

古人观日月星辰之变化,以探索时间与空间的奥秘,并从中思索出治国、修身的道理。书法家黄忠先生,以月为缘,选取了十个含“月”的体现人类细致情绪思维的词语书写了出来,并给出了相应的释义,很值得我们欣赏、学习和思考:

心月:心性如明镜,与月同在无所分别;
听月:放下烦事,平静忘我,静听月亮行走;
望月:喻指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醉月:对月酣饮,把酒临风,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品月:喻之对人生哲理和人性理解的深层体现,具有德行和修身养性的象征;
赏月:喻之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
读月:观月,读出一页页的牵挂与相思,喻之心灵感悟;
伴月:喻指围绕在美好事物周围如七星伴月;
追月:寓意为积极向上、勤奋勇敢、自强不息;
禅月: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以修行自身达到心平气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家黄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家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