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王建安拖着虚弱的身体拄着一根木棍,沿途为红军战士们喊话鼓劲。

在过草地时,王建安遇到了同样身体虚弱,又负了伤的陈锡联。陈锡联不愿意成为部队的累赘,坚持让大家先走,自己慢慢后面追赶部队。

然而王建安却表示,绝不会把他扔下,抬着、背着也要带着他一起走出草地......

每每提到长征,陈锡联都会感慨万千,如果没有王建安的帮助,自己恐怕早已命丧草地了。

1976年,王建安去向主持军委工作的陈锡联汇报工作,同时也想与好久未见的老友叙叙旧,但没想到却遭到陈锡联秘书的阻拦

王建安一下子火气就上来了,他大怒道:当了官,还摆上臭架子了

军政双全的指挥员—王建安

王建安于1907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今红安)一户贫苦人家,为了生存,他当过乞丐,为大财主家放过牛。

1924年,受尽欺压凌辱的王建安,再也不愿过这种逆来顺受的日子,他决定走出家门去寻找出路。于是他来到了武汉,进入军阀部队当兵。

在军阀部队呆了一段时间,他对军队中的黑暗腐败心生厌恶,于是便脱离了军阀部队,回到家乡,组建了一支几十人的农民武装力量,与当地地主老财斗智斗勇。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后,王建安带领这支武装参加了起义,并加入了党组织。

王建安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的非常机智勇敢,上级领导对他越来越赏识,因此没用多长时间,他便从班长,一步一步升任到团级干部。

1932年底,已升任为红四方面军团政委的王建安,在反三路围攻的战役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他过人的指挥能力,上级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久后便又委以他重任,让他去担任师政委。

在反六路围攻战役中,师长在指挥作战时不幸牺牲,王建安临危受命,一肩挑起了师长、政委这两副重担,独自指挥部队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付的作战任务

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对王建安出色的军事能力更加认可,称赞他是我军难得的军政双全的指挥人才。

王建安与陈锡联的生死之交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为保存实力,撤离中央根据地,被迫开始长征。

在长征途中,红军除了应付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拿出顽强的毅力,与艰苦的气候环境作斗争。

红军在断炊断粮的情况下,只好靠着吃野菜、啃树皮来维持生命,因为严重的营养不足,红军个个都瘦成了皮包骨头,甚至还有不少战士饿死、冻死在长征途中。

一天,已升任为红四军政委的王建安,正率领着部队艰难的在草地上行进,突然看到前面有几个人正在争论着什么。

王建安走上前去了解情况,原来是第一师师长陈锡联,因为身负重伤,不忍连累部队,让部队先走......

陈锡联也是湖北红安人,与王建安是实实在在的老乡。陈锡联是1929年参加红军的,后来被编入红一军,跟随徐向前南征北战,历经多次战斗的考验后,陈锡联越发的英勇果敢,在战场上表现的更加优秀出色。

在保卫革命根据地的双桥镇战斗中,陈锡联所在的连队负责主攻。

上级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后,陈锡联一跃而起,挥舞着大刀,向着敌群冲杀了过去.....

经过一阵激烈的殊死搏杀,不但攻下了双桥镇还俘虏了敌军师长,这可是红军成立以来,俘虏的级别最高的一位敌军指挥官了。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陈锡联跟随他的连队被编入红四军。

1932年8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三次围剿的失败,又调集重兵对红军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看老蒋那架势,不把红军彻底消灭,他是绝不罢休。

七里坪战役打响后,已是特务连指导员的陈锡联,按照徐向前的指示,率特务连的战士们,在倒水河附近与敌军的一个纵队展开了激战。

特务连的战士们在陈锡联的指挥下,虽然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面对敌军源源不断的增兵,红四方面军为了保存实力,还是做出了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川陕的决定。

红四方面军经过一路征战,进入川北并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这让蒋介石感到了恐慌,于是便指使四川军阀刘湘对川陕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攻。

在反围攻的战斗中,红四方面军奋勇激战,把刘湘的部队打的溃不成军,陈锡联率领的部队战绩尤为突出,上级领导看在眼中,战斗一结束,陈锡联便被升任为10师的副师长,不久后,又被调到11师担任政委。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担起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的重任。

红四方面军打响土门战役后,陈锡联奉命率部去攻打千佛山,经过一番激战,陈锡联指挥部队攻下了千佛山的主峰—佛祖庙。

随后陈锡联又按照上级指示,坚守住佛祖庙,掩护主力部队顺利通过,然而,就在坚守期间,陈锡联突然得了伤寒病,上吐下泻,高烧不退。

幸亏当地一个老中医出手相救,陈锡联的病情才得以好转,休养了几天,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继续率领部队向前行进。

不久后,红四方面军终于与毛主席的中央红军在懋功成功会师,两支队伍准备共同北上。

可当张国焘获悉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在实力方面与自己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相差甚远时,竟然拒绝继续北上,坚持要南下去另开炉灶。

不明真相的红四方面军各部队只好按照张国焘的命令,停止北上,掉头向南原路往回返,回到了不久前历经千难万险才走出来的毛儿盖大草地。

在南下二过草地的途中,路过地处藏汉杂居区的扎窝时,红四方面军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当地反动武装的袭击。

在指挥战斗时,陈锡联身负重伤,行走艰难,于是,上级领导便决定部队挑选出几个身强力壮的战士抬着他走。

当陈锡联看到战士们因为饥寒交加,自己走路都有些费劲,这再抬着他这个伤员走,岂不是更艰难了?陈锡联左思右想,觉得自己不应该给战友们添麻烦,成为部队增加负担,陈锡联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后,力劝同志们先走,他随后再去追赶部队.....

王建安看到陈锡联还在有气无力的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严肃的对陈锡联说:“陈锡联同志,咱们红军都是一家人,是一家人,大家就不能把你扔到这里不管。战士们抬着你走确实很艰难,不过可以想别的办法嘛。

王建安说完这句话,马上喊过警卫员,命令他去把部队里那匹驮资料的马牵过来,把马背上的资料分发给战士们携带,然后,和战士们一起把陈锡联扶上马背,就这样,在王建安的关心帮助下,陈锡联跟随部队平安的走出了草地。

对于王建安的救命之恩,陈锡联很是感激,此后,二人便成为了生死之交。然而,他们这对生死之交,却差点因为一次误会,彻底断交。

王建安找陈锡联汇报工作 遭陈锡联秘书阻拦

新中国成立后,功勋卓越的王建安被安排到军中领导的工作岗位上,但长期担任的却都是副职,他昔日的不少部下,都成为了他的上级。

但对于这些,王建安从未在意过,有人替他感到不平,他却哈哈一笑道:“革命工作都一样,干啥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王建安嘴上这么说,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在党给他安排的工作岗位上,干得非常努力认真,从未有过一句抱怨。

对于王建安的这种不计较职务高低,一心一意把全部心思放到工作上的出色表现,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叶剑英元帅曾对王建安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1975年,经毛主席亲自批准,王建安进入中央军委,担任军委顾问,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给军委当参谋,为中国军队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因此,需要经常到基层部队去做调研。

1976年一天,王建安从基层部队调研回来后,把一些问题归纳了一下,准备汇报给上级,但有些重要问题,他觉得自己还是当面向上级领导汇报比较好,而自己这个上级领导不是别人,正是好友陈锡联。

王建安与陈锡联这对生死之交,因为各忙各忙的工作,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面了,这次正好趁汇报工作的机会,与老友叙叙旧。

让王建安没想到的是,当他兴冲冲的来找陈锡联时,却被陈锡联的秘书胡炜拦在了门外。

胡炜告诉王建安,陈锡联因为工作繁忙,顾不上见他们。

王建安强调道:“我有重要工作需要当面汇报。”但胡炜仍然不让王建安进去,他说,需要汇报的工作,可以写成报告,他可以帮忙转交。

王建安耐着性子给胡炜说了半天好话,但无济于事,此时,王建安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暴脾气被点燃,他冲着陈锡联办公室的方向大声骂道:“姓陈的,你真行啊,当了官竟然摆起了臭架子。好吧,如果你今天不见我,那咱们以后就彻底断交,永不相见。”说完便怒气冲冲的离开了这里。

后来,胡炜把这件事原封原的向陈锡联做了汇报,陈锡联一听便急了,批评胡炜擅作主张,因为陈锡联根本没有说过所有的人都不见,胡炜之所以把王建安拦在外面,是因为,他看陈锡联那段时间工作确实太忙了,因此自作主张把王建安拦在了门外。

不过陈锡联也深知胡炜是一片好心,所以也没太多责备他,而是让他立刻联系王建安,约他明天过来见个面。

王建接到胡炜的邀请,起初怒气还未消,拒绝前去,但面对胡炜诚恳的请求,也不好再拒绝,便答应了赴约。

两个老友见面后,刚开始王建安心中的不快还未全消,所以一直耷拉着脸。

可是当他看到陈锡联丝毫没有上级领导的架子,又是给他倒茶,又是给他点烟,他心中的不快一点一点的消失了,随后又了解到陈锡联当时身兼数职,工作的确忙到了分身乏术的地步,这下子他彻底谅解了老友,他的脸色慢慢的好看了起来。

王建安向陈锡联汇报完工作,也到了吃饭的点儿,陈锡联要请客,王建安也不客气,两人边聊边一起向着食堂走去......

王建安因病去世后,他的夫人牛玉清按照他的遗愿,没有召开追悼会,也没有通知他的生前好友,直到一个月后,大家才知道王建安去世的消息。

陈锡联赶紧打电话给牛玉清,生气的问她为什么老友去世都不告诉自己。

当陈锡联听完牛玉清的解释后,得知王建安是为了不浪费人力物力,才不操办葬礼时,他顿时泪流满面

#精品长文创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