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迈/2023-02-06

题记:哲人云:在生命所有的季节里播种,喜悦存在于劳动和创造的过程之中。劳动精神绵延千年而灼灼其华,自有其价值和生命力所在。吾辈青年当以劳动之姿,勾勒幸福之亮色。

01、不忘感党恩公

在当前就业形式趋紧且呈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否可行?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讳莫如深。但是,本文的主人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赖家益,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石湾镇红棉村一个留守家庭,他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中考时以优异成绩被合浦县一中录取。因为当时家里实在凑不齐1200元的学费,赖家益上了两个星期的高中后,便辍学在家。

后来得知师范生由公费国家承担学费、住宿费,每月还有300元的补助,赖家益便填报了师范定向生,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师范学院续读。经过5年的学习大学毕业后,他按照约定回到合浦县内山村小学教书。

玉林师范学院读书期间,赖家益刻苦学习,品学兼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因拍摄视频上传而上了热搜。在南宁市某学校实习时,又因讲课水平较高,受到众多学生的追捧再次上了热搜。

人怕出名猪怕壮。随后,便有多家传媒机构先后登门聘请他入股加盟,其中一家甚至开出了200万元年薪+提成的优厚待遇。但是,赖家益不忘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婉言谢绝了对方的加盟邀请。

02、书香能致远

1978年出生的赖家益是在农村长大的学生,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深深的感到留守学生生活的不易。留守儿童的爸妈长年在外打工,不能陪伴孩子的成长。山村师资力量匮乏,教育质量亟待提高。

赖家益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必等候火炬,自己做自己的光。大学毕业后,为了家乡的留守儿童、为了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依然战胜20万年薪的诱惑,离开繁华的城市,返乡创业。

在小学任教时,喜欢他的学生视他为照耀乡村的一束光,视他为贴心“朋友”,他用自己闪亮的眼神、真诚和爱心、宝贵的知识,为留守儿童发声,兢兢业业的教书育人,給学生播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在红棉小学,常能看到赖家益为身边的学生传教道授教解惑,无偿为成绩差的学生补习,用自己的积蓄,资助黄美丽等5名贫困生。在自己家里建了小型图书馆,让更多的孩子通过阅读看到外面的世界。

他利用家访、直播和寒暑假活动,向学生和家长传授消防安全知识,并用自己争取到20万元的公益教学器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一桩桩一件件的行动,都是赖家益扎根乡村教育的烙印。

03、兼职做网红

很快,赖家益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但他并不满足现状,他一直想:除了教好书之外,自己还可以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为自己的学校做些什么?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冥思苦想,他突然豁然开朗。随后,他还经常给在外地打工的学生家长打电话、发微信,劝导他们回到家乡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目前 全校已经有25名家长回到了家乡,边务农边陪伴孩子。

2022年,赖家益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自己所在红棉村的村民卖出红薯40万斤,累计为周围村子的村民直播带货超过700万斤农副产品,带动150多户农户增收,产值达4000余万元。

更让赖家益开心的是,他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很多守家的妇女不再是留守的妈妈,很多空巢老人不再是留守的爷爷奶奶,大家的幸福指数节节高!

04、满山枫叶红

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人生之果。

2020年9月,因主办广西合浦第一节红薯节成绩卓著,荣获广西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直播带货“最佳达人奖”。

2021年12月31日,赖家益被选拔参加八桂欢歌,壮美广西——2021至2022年广西广播电视台跨年晚会歌手,登台演唱《风华少年》。

2022年2月2日,被选拔参加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

2022年3月,因教学业绩突出,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22”——一季度网络人物候选人名单。

2022年11月15日晚,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体育中心举行,被选拔担任广西乡村网红教师内场火炬手。

同月,荣获“第六届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4年初,荣登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同年1月26日,赖家益24岁,当选为中国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最年轻的政协委员。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这次会议上,他走过红地毯,应新闻中心记者的举手提问,他面带着微笑侃侃而谈……

他说:青年强,则国家强。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广泛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各界责无旁贷。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响应国家感召,返回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在新征程的路上迈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

结语: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靠奋斗扬起。展望未来,新一代中国青年更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党的事业,谱写出一曲曲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凯迈文化工作室,主任:梁千科,笔名:凯迈,大学文化,资深媒体人。喜阅读,爱写作,现住乌鲁木齐市,曾受邀担任某央企新闻中心记者、史志编写办主任。曾主编《石家庄市党史资料丛书》、《石家庄市审记工作回眸》等,并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1000多篇。现负责为企事业单位采写新闻稿件、人物通讯、报告文学,制作微电影、视频、美篇等,可在多家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