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因人施“矫” 架起民族“同心桥” ,让检察温度洋溢在冬日

“感谢检察官,帮助我哥哥解决在社区矫正中遇到的问题,我会全力协助我哥哥配合监管,认真改造”。农历春节前,新会区某镇一名少数民族矫正对象托某某的弟弟对上门走访的检察官用汉语表达感谢。

语言和文化差异 教育矫正难出实效

社区矫正对象托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在社区矫正执行期间,存在未按要求完成网上学习、参加集中学习迟到、上传实时定位不准时等情况。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教育过程中,由于和社矫对象托某某之间存在语言和文化差异,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较为困难,教育矫正难以产生实效。

因人施“矫” 让社区矫正更有温度

新会区检察院派驻社区矫正中心工作站检察官通过排查重要矫情发现了上述情况。为了进一步掌握托某某参与社区矫正的真实情况,避免托某某因机械式考核扣分而被撤销缓刑,影响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遂联合区司法局、镇司法所到托某某经营的烧烤店开展实地查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托某某不熟悉汉语的现状,了解到其弟弟在本地一所学校就读,托某某因便于照顾其弟弟才来到新会经营谋生。检察官联系托某某的弟弟,通过其弟弟作为翻译,与托某某进行谈心谈话。

据了解,托某某与同乡在某镇经营烧烤店,开始执行社区矫正后,由于其存在语言障碍,未能完全熟悉社区矫正相关规定,且其烧烤店通宵经营,白天休息,难以保证完全按照司法所规定的时间段上传实时定位照片。日常集中教育学习和网上观看警示教育片均为汉语和汉字内容,未能充分发挥震撼和感化作用。

听取托某某陈述其遇到的困难后,检察官通过托某某的弟弟翻译,向托某某解释了社区矫正监管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应负的法律责任,要求托某某端正态度,树立在矫意识,做到遵纪守法,服从监管,提醒其发生居所变化、家庭重大变故等重要事项应当及时报告,以及外出请假和节假日期间注意的事项。

此外,新会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建议区司法局、镇司法所在日常监管中,根据托某某的烧烤店经营和作息的特点调整上传实时定位的时间点,并对其经营行为和去向进行持续跟踪,及时掌握其生活和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帮助。积极收集少数民族语言和字幕的社区矫正警示教育片,邀请其熟悉汉语的弟弟和同乡们协助开展法治、道德等教育。区司法局、镇司法所采纳新会区检察院的意见并对监管工作进行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新会区检察院检察官再次联合相关部门对托某某进行实地查访,托某某主动邀请前往其居住的场所,介绍他目前生活和经营情况,对检察机关的关怀和帮教表示感谢,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新会区检察院深入推进社区矫正精细化和人性化建设,督促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不打折扣地完成社区矫正的“规定动作”。既要保证社矫对象遵守社区矫正管理的法律法规,也要因人施策用关心和爱护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以少数民族同胞听得懂、看得明、信得过的方式,保障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共度平安和谐的新春佳节。

稿件来源:新会区检察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