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禁止对俄罗斯出口芯片近一年后,或将再次恢复对俄处理器的供应。这一举措的背后涉及到多重因素,其中包括美国的制裁以及俄罗斯国内对芯片短缺的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来,俄罗斯国内的芯片供应出现了短缺情况,库存芯片必须优先供应给军工企业。尽管俄罗斯还可以通过特殊渠道获取英特尔和AMD等厂商的芯片,但仍然存在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的问题。一些俄罗斯厂商担心一旦受到制裁,将无法获得国外芯片,因此开始寻求国产芯片的替代方案。

在此背景下,2022年俄罗斯测试了一批龙芯CPU,并计划大量进口,以替代英特尔芯片用于数据中心。然而,在2022年年底,中国宣布停止向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出口龙芯CPU,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由紧急出台了禁止出口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国家对出口的限制表面上是出于满足国内需求的考虑,但实际上牵涉到了更复杂的因素。

首先,欧美对俄的禁运措施,我国目前是采取不承认但也不违背的态度。这种情况下,龙芯高调出口俄罗斯势必会引起美国对龙芯的连坐制裁。另外,龙芯也担心其处理器被俄用于军事装备后给西方国家口实,因此被迫停止对俄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啥号称完全国产的龙芯还要担心美国制裁

原因就是芯片代工。要知道龙芯中科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但再好的设计也得有人把它造出来。而全球最大的两家晶圆代工厂台积电(TSMC)和三星电子和美国或多或少都带有联系。华为之前的麒麟芯片短缺就是因为台积电迫于美国的压力不给代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华为的前车之鉴,为了减少欧美的敌意规避风险,龙芯之前采用的基于国外MIPS架构的芯片都是意法半导体等代工生产的,且制程工艺也是极其保守的28nm。等采用纯正国产架构龙架构的龙芯3A5000开发出来后,代工的工艺直接从28nm推进到了12nm,但这个时候龙芯就没有公开代工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龙芯已经足够低调尽量避免被美国盯上,但有着中科院的背书,作为国家“863”重大专项的龙芯,这种背景很难不让人“起疑心”。2023年3月,龙芯中科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与之一起被列入的还有搞服务器的浪潮集团以及华大基因等企业。

龙芯禁止出口政策可能松动的消息,来源于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据报道,俄企业计划进口龙芯5000系列CPU,并将其用于服务器和电脑的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俄罗斯的一些企业在去年10月底的索契微电子论坛上还展示了搭载龙芯CPU的产品,并表示计划在未来加大采购力度。至于这些产品搭载的龙芯从哪来的,尚不清楚,可能是在龙芯被制裁前购买,也可能是最近进口的。

俄罗斯数据存储系统开发商协会的总监奥列格指出,由于龙芯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中国芯片企业开始恢复对俄的交付。由此,中国龙芯处理器重新出口俄罗斯的迹象显而易见。

那么,为什么连俄罗斯都开始转向龙芯替代英特尔和AMD,但中国国内却不推广重用龙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国产cpu厂商并非只有龙芯一家,像申威在军工和超算领域能力强大,海光芯片获得了正宗x86架构的授权,但仅限于服务器领域。国家对国内芯片企业的支持主要集中在特定领域,通过资金扶持和市场扶持来实现的。

其次,国家对龙芯的支持从未停止。要知道,龙芯CPU的设计团队大部分都是跟随着胡伟武从中科院计算所出来的,而作为国家“863”重大专项的龙芯,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在2020年之前,一期二期信创市场国家就一直在宣传龙芯,其在信创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就是生态问题。目前,国产芯片厂商兆芯获得了x86的授权,能背靠英特尔直接融入微软Windows生态,采用ARM架构的飞腾则能轻松匹配移动端的安卓系统。

而龙芯立项初衷是实现处理器的独立开发、自主可控,因此避开了国际上主流的x86架构、ARM架构,自研龙架构以达到无专利技术壁垒限制的目的。这也导致采用龙架构的龙芯市场接受度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硬件上,龙芯确实做到了独立,但在软件生态上,龙芯很难凭一己之力建立软硬件齐头并进的生态,因此只能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客户。

总的来说,华为麒麟9000s的量产解决了中国半导体先进工艺的制造难题,而龙芯则能解决“中国芯”未来可能面临的架构问题。龙芯的自研的龙架构是中国唯一能与西方X86、 ARM架构抗衡的国产架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目前国内消费市场对龙芯的接受度不高,但龙芯作为国内“从头到脚”自主研发的芯片仍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日后面临像俄罗斯一样的制裁,龙芯或许将成为我们为数不多的选择和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