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概述

我国各区域的汛期主要在4月至10月之间,具体时间因地域和气候类型而异。南方地区的汛期通常在4月至9月,北方地区的汛期则在6月至8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汛期期间,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会对农业、交通、水利等各方面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对汛期的预警及响应方案的提前部署是极为重要的。

而水流流速是水文测量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要素,观测水流的目的在于,掌握它的特性,研究它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经过分析研究找出其活动规律。河道水流测速是河道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保障河势稳定、堤防安全,防止洪水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水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防汛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部署具有实时监测、覆盖范围广高效救援、减少人员伤亡、节省人力物力、提高预警准确率等多重优势,对于防汛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政策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印发《防汛抢险先进技术装备推广目录(2023年版)》

国家消防救援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有关单位及企业:

根据2023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先进适用装备推广应用的安排部署,结合当前全国防汛工作实际,在前期广泛征集、现场测试、专家评定、社会公示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防汛抢险先进技术装备推广目录(2023年版)》,现予发布。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加强先进技术装备的配备力度和推广应用,提升防汛抢险工作现代化水平。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对我国未来五年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大幅提升科技信息化水平,以及到2035年全面实现智慧应急的建设目标。智慧应急市场正蓄势待发,未来前景可期。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

推动技术、管理、能力等全要素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综合平台、子平台的建设运行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支撑技术标准、数据采集管理标准、建设管理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业务应用标准等,规范数据采集格式和平台建设及运行管理流程。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自主研制监测预警技术、装备、设施等标准。

三、系统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测流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测流平台可在云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时监控水流速、流量等数据,便于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水情变化,做出合理决策。通过云端平台,还可以实现多部门协同工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防汛指挥效率。

五、测流方式

1-单机测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携带M350无人机、四合一雷达水位流速仪、H20N高清五合一混合相机、到达目标现场,较宽大的河道可快速加载断面信息表,对各个断面执行测流工作,任务结束后,会同时测算出水位高程、各断面的表面水流速及流量。

2-无人机机库测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无人值守机场无人机搭载单测速流速仪或视频测流的方式进行测流,弥补固定式流速仪无法移动测流的短板,在水库日常监测与管理过程中,按照所规划的航线,既可定时定点监测水库范围内多点水流速,也可灵活的随时根据需求对需要的位置进行水流速进行监测,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掌握水库的水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