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江苏省苏州市西南方30里有一座灵岩山,其实它只算个小丘陵,海拔还不到200米。

山顶有一座灵岩山寺,有着1600年的历史。

寺院中有200来号僧人。

1941年2月25日这天,有多达3000多人来到了灵岩山寺。

小小的寺院装不下这么多人,所以人群一直从山脚排到了山顶。

那到底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日本占领了华东,苏州属于沦陷区。

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大规模聚集也是相当的提防。

而这3000多名僧人和各界人士冒着天大的风险,来到了灵岩山寺。

他们是为什么来的呢?

他们是来参加茶毗大典的。茶毗是梵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焚烧。茶毗大典其实就是指僧人的火葬。

今天茶毗大典是为灵岩山寺的住持印光法师举办的,他刚刚圆寂。

他是汉地净土宗的第十三代传人,也是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的师父。

他也被很多人称作是民国第一高僧。

一个叫宽净法师的净土宗高僧,曾经在一次奇遇当中,亲眼目睹了印光法师出现在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上生上品莲花池内。

其实印光大师在出家之前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的故事。

1862年1月的一天,陕西河阳县有一家姓赵的人喜气洋洋,家里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取名赵绍伊。

赵家在当地是殷实之家,赵三公子早熟早慧,于是他父亲就对这个三儿子充满了希望,为他宴请名师,希望他能够奋发努力,考上科举光耀门楣。

赵绍伊也很争气,从小饱读诗书,才华斐然,而且他还是欧阳修和韩愈这两位文学大家的小迷弟。

要知道这两位大咖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有名的无神论,经常发文章斥责怪力乱神的言论,主张天意是不存在的,人绝对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所以青少年时期的赵绍伊,受他们的影响对神佛就不屑一顾。

但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就在赵绍伊奋发读书,准备走金榜提名,光宗耀祖这条路的时候,他在13岁上突然得了一场重病。

家里就急坏了,遍请名医,可是就连确诊他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这件事都没有做到,眼看着最有前途的儿子在病榻上一躺就是两年。

老赵急坏了,就开始病急乱投医,除了到处请医生,还带着儿子到周围有名的寺庙里面去求神拜佛。

这原本是赵绍伊最厌恶的事情,但是他毕竟只有13岁,而且长期生病也让他没什么话讲,也就只好跟着他爹临时抱佛脚了。

可是谁知道一读佛经,赵绍伊的脑子就像被拧开了另外一个开关,他突然发现诶,原来佛经里面另有一番天地,病居然也慢慢好了起来。

全家都很高兴,为了让儿子赶一下因病落下的学业,父亲干脆让他去西安接受名师的指点。

可是让父亲大感意外,赵绍伊做出了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西安南面25公里处有一座终南山,「寿比南山」就是指这座山。

从唐朝起,终南山就是隐士们避世隐居的名胜,一提起这座山就让人联想起「高人」两个字,也正因为此,金庸的小说里才安排小龙女住在王重阳所修建的终南山下活死人墓里。

但是你还别说,金庸老爷子还真的不是瞎编,的确有一座活死人墓,只不过古墓并不在终南山,而是在西安的重阳宫内。

不过我们今天不是讲活死人墓,而是终南山的群峰里面有一座南五台山,山顶有一座莲花洞寺,人迹罕至。

1883年1月份的一天,还是大雪封山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爬到了莲花洞寺。

寺里的僧人一看,这个时节居然还有陌生人来访都很吃惊。

年轻人一开口就更让人吃惊了。

他说自己叫赵绍伊,今天就是来剃度出家的。

僧人们不敢自己决定接受新人,就赶紧请出了住持,住持法号道纯长老。

长老出来一看到21岁的赵绍伊,似乎一点也不吃惊,只是简单地问了一下他的家庭情况,就立刻为他剃度出家了,为他取法号释印光。

从此印光就过上了清苦的僧人生活。

一般僧人的作息时间表是:

每天凌晨4点起床,上早课,也就是诵经、坐禅。

6点钟左右吃一点清粥,然后7点钟又坐禅、跑香。

上午11点吃过午饭之后,这一天就再也不吃了,这是佛门戒律,过午不食。

然后又是坐禅、学习戒律、晚课,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钟左右才能够睡觉。

印光要负责全寺30多个人的生活用水,所以起的也得比别人早,差不多凌晨2点过就得起床,担水劈柴。晚上也比别人睡得晚,这么苦的日子他却过得很开心,有滋有味。

可是平静的生活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

就在出家两个多月以后的一天,印光的二哥急匆匆地赶到了寺院,告诉道纯长老说:

“出大事了,印光的母亲病重,希望能够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见小儿子一面,只要了了母亲这个最后的心愿,全家都不会阻拦印光修行,印光爱干啥就干啥”

那道纯长老立刻就派人叫来了印光。

印光一听,觉得很奇怪,因为他走的时候母亲的身体还很好啊,身体倍儿棒,吃嘛嘛儿香,红光满面,这才两个多月啊,他就直觉不对。

这时师父道纯长老发话了,就让他,你立刻跟兄长回家吧,啥也别说了。

印光刚想再问点什么,只见道纯长老摆摆手,只说了一句,“快去快回。”

于是印光就跟随二哥离寺回了家。

刚一进家门,守候在那里已久的亲戚们就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把他的僧衣给扒拉下来,又换上了俗家的衣服。

然后印光再抬头一看,自己的父母都好端端的坐在堂屋里呢,啥事也木有。

父亲痛骂印光抛弃父母,置祖宗和全家人的期待于不顾。

而母亲呢,则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劝印光不要再出家了。

就这样全家轮番上阵,劝了一天,印光也不争辩,只是静静的听着。

之后,他的两个兄长,再加上两个仆人,把印光严加看管了起来,贴身包夹,24小时全方位监控,防止他逃跑。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亲戚家办喜事请客,赵家全家受邀列席。

印光和大哥坐一桌,在酒席上,大哥不得已暂时离桌去别的酒桌寒暄,一说完话,就赶紧扭过头,瞅一瞅小弟还在不在,就生怕一不留神这小子跑了。

结果这一看,大哥高兴的鼻涕泡都快冒出来了,只见印光夹了一大块肉正往嘴里塞呢。

印光自愿破戒的消息让全家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小子终于回心转意了,那么对印光的看管也就不那么严了。

这一天,赵大哥和二哥都有事外出,看守印光的仆人也有事,在家里进进出出。

独自坐在屋里的印光,往周遭一看,好不容易看我的人都干别的去了,现在没人注意到我。

但是他还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先用观音课占卜了一下吉凶,得到的答案是,亮明居禄位,笼鸟得逃生,意思就是说,现在就跑路,大吉大利,赶紧的。

印光如释重负,就赶紧收拾僧衣,趁家人不注意,再次翘家,直奔莲花洞寺。

回到寺里的时候,正值午夜时分,没想到师父道纯长老正在等他呢。

道纯长老也只是抬眼看了一下印光,似乎一点也不意外,长老淡淡的问了一句,“来了?”

印光立刻整衣恭敬地合十回答,“弟子回来了。”

道纯长老沉默片刻,慢慢说,“你的家人发现你又消失了,肯定知道你回到本寺,再来寺里寻你,你打算怎么办呢?”

一句话立刻问得印光哑口无言。

道纯长老接着说,“如果你不想被家人再次带回去,你只有连夜出走安徽,才能逃此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