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云闲

房地产寒冬之下,由住建部等部门牵头下,各地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正在以突破想象的速度推进。1月12日,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提出,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资质、信用、财务等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白名单”扎堆破土而出。

根据中国建设报官方微信公号消息,为满足房地产项目和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截至1月底,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

其中,涉及多个已出险房企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11月持续发酵的房地产白名单,一度传闻将“针对50家房企白名单”,包括国有房企与民营房企,但截止到目前批量露出的是项目名单,迟迟未公布的房企白名单很可能已经流产。

虽然都是白名单, 但从房企到单个项目,背后的意义清晰可鉴:只认项目,不认公司!业内人士指出,项目涉及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关乎民生,因此保交楼仍然是关注重点,而并非给出险房企托底,救房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除了企业,地方对于房地产项目融资的渴求超乎想象,曾经去化困难的市场,如今都转化成新的需求。从目前已发布融资需求的城市看,其中广西融资需求最急迫,云南的融资金额量最大。

1月26日,住建部召开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会议提出国家层面将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信息平台”周调度和月通报制度,并明确第一批项目名单在1月底落地后即可争取贷款。

根据公开信息及媒体报道显示,距离相关部署会议结束仅4天,广西南宁于1月30日就建立了融资协调机制,官方宣布向当地金融机构推送了第一批107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且获得了首笔贷款,金额3.3亿元,获融资项目为当地城投公司旗下项目“北投荷院”。

1月31日,重庆住建部门也发布官方消息称,已筛选出首批314个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融资需求约830亿元,涉及22家融资机构;1月31日晚,成都住建部门也发布了官方消息,完成第一批白名单审核,涵盖227个房地产项目。湖北合计有221项目,其中武汉一个城市101个,另外重庆高达314个项目,成都227个项目。

云南此次确定的第一批白名单项目619个,融资需求1519亿元。其中仅昆明一地项目白名单达到212个,融资需求约916亿元。根据《新京报》报道,截至2月4日,已发布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的11个省市,累计融资需求超3700亿元测算,云南省的融资需求约占首批累计总金额的41%;昆明一地的融资需求也占到近25%。

是否进入白名单,就一定能获救?在一些行业分析师眼中,白名单有意义,但没有实际作用。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地方政府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推送给区域内的金融机构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从中筛选出可以发放贷款的项目。因此,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金融机构。

也就是说,白名单中的项目拿到了融资入场券,还需要面对银行审慎的评估与筛选,包括考虑开发商资质、还款与收益等综合因素,才能择优合作。尽管各家银行在流程和标准都不一样,因此落实情况仍需观望。

但重要的是,此次针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精准输血,意味着是专款专用,对于银行来说,授信可行性更强、更容易落实,而信贷投放与回收风险较之过去减小。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项目能够自力更生,不再需要企业输血,甚至能够突破销售瓶颈实现反哺企业,对于出险的房企而言何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