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厦门市翔安区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园迎来了一批批的客人,其中有不乏对中医感兴趣听闻过来参观的学生。近日,郑金聘教授围绕中医药及相关学科领域开展活动,更好的挖掘整理我国名老中医技术传承,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方针路线,吸纳搭建全国中医药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及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保健、生产、经营等单位自愿加入的全国性、学术性互动交流。郑金聘教授正在向翔安一中的学生介绍中医药文化及发展历史,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并培养学习传统中医学的兴趣和魅力所在。

图为:参观厦门白金园的深圳市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参观厦门白金园的深圳市民

记者在郑金聘的办公室看到很多的牌匾,郑金聘教授逐一的給孩子们讲解,他们睁着好奇而渴望的大眼睛,聆听着郑教授在他学习中医道路上的一个个精彩而感人的故事。

图为:参观厦门白金园的翔安一中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参观厦门白金园的翔安一中学生
郑金聘被授予的牌匾挂满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金聘被授予的牌匾挂满墙

他给孩子们讲述回忆道,曾经有一位女患者,因为长期侧弯腰看手机,导致整个脊椎侧弯,对家庭生活失去了希望,后来在他的治疗下,终于恢复了健康的身体,重拾生活的信心,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一个个真实的病例和不幸的故事,使郑教授拥有如慈海观音的心和怜悯心,在每一次的救治中,他感到身上的责任感任重而道远,他应该更多、更广的为全国的患者带去福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金聘教授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其振兴发展不仅关系到这一宝贵遗产的永世传承,也关系到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的发扬光大;走入民间,深入基层,积极的配合,把民间的中医名人,中医技术,民间秘方,进行挖掘整理,总结利用好。我们要用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扎实做好中医古籍发掘整理的工作,构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民间中医药事业蓬勃的发展,把我国中医药事业一代代不断的传承下去。

编辑:余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