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以此文,恭祝大家,新的一年,共同拥有:静谧的春秋岁月,多彩的时光人生!

独自过年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年前,我在国外独自过了一个年。那份记忆,有酸也有甜。

俗话说,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有故乡啊,那为什么不回家过年?主要是假期太短,学业太重。权衡利弊,还是打破了与家人团聚的纪录,孤悬海外,兀自纳吉迎春。

彼时,我还在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高龄读博。马来西亚位于赤道地区,一年到头都是夏季,大中小学都没有放寒暑假的安排。莘莘学子无法像国内同学一样,趁着寒假,过年回家。

不过,因为华人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人口众多,在多元文化影响下,除夕与春节也是大马全国公共假期。假期也就是这两天而已,学校正月初二就要上课。请假容易,但是学业耽误不起。经与家人商议,取得他们的谅解,我决定留在国外过年。

来自中国的拉曼大学学生不多,我们学院更少,10个都不到,而且在金宝与双溪龙两个校区学习居住,相距四百多里地,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并不容易。那也没办法,一个人的年也得过。

除夕早上起来,泡了杯炭烧白咖啡,依旧开电脑读文献“肝”论文。侧耳听四方,左邻右舍静悄悄,抬头看窗外,整个西湖宿舍区就没有几个人走路。这的确是放假的样子,却不是过年的样子。

回想祖国,过年时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再看看这偌大的零公里地区,静谧安逸,只有一声叹息。

中饭随便吃了点,午后蒙头睡了一觉。醒来时已是傍晚时分。竖起耳朵仔细又仔细地聆听,也听到有断断续续分贝不高的爆竹声,真的是过年了。

我决定离开宿舍区,去街上看看。步行来到金宝新街场,这是离我们校区最近的街市。街上还是蛮热闹的,华人的排屋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其他族群的店面则是老样子,看不出有什么节日打扮。马来西亚人口稀少,此时的路上除了小车与摩托车偶尔驶过,几乎不见人影。我都不好意思一个人像个傻子似的溜达,赶紧就近买了点面包饮料,回到自己宿舍去。

孤零零的感觉真不好受,跟家人微信视频,只能看见家人热热闹闹过大年,红红火火迎新春,基本上听不清楚他们讲什么。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两相对比,心酸总是难免的。

家人的意思是要看看我年夜饭吃什么,我根本不好意思把镜头对着桌上的面包饮料。

我把手机镜头对着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年前送给我们留学生的大礼包,鲜红的礼品袋,袋子上印着金黄的福字与落款。“这不就是五星红旗的颜色搭配吗?这不就是国家对小家的关怀吗?留学在外,天涯海角,祖国没有忘记我,我的年同样在过,而且过得很快乐……”说着说着,我禁不住老泪纵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与中国没有时差,我打开电脑,登陆央视网,准时收看春晚……那个年,过得有酸也有甜。

原文网址:

https://www.zglnrc.org.cn/swsc/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