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淡了吗?年味为何淡了呢?

原创 易浩宇 微信公众号“娓娓道事 ”

新春刚过几天,就感觉到很乏味、无聊与疲惫,没有一点年味感觉。这些年的春节,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感觉,而今年更甚。那么,年味到底为什么会变淡呢?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想来想去,我认为无非是以下这么几点因素吧,不知大家怎么看待?

春晚没了,年味淡了。记得我小时候过年,春晚是必备的项目,我们早早在8点前就结束年夜饭,围在一起嗑瓜子、吃糖果看春晚。那时,春晚可真是过年的一场大宴啊!家家户户放着鞭炮,开着电视,窗外响着鞭炮,电视机的嘈杂声伴着鞭炮的刺耳声,空气中洋溢着过大年的气氛。现如今,别说看春晚,许多家庭连电视机也不购买了,一家人围着电视机看春晚其乐融融的场景再也不见了。

当然,春晚并非消失不见了,没有电视机一样可以在手机上看。问题在于,我是很多年没有看春晚了,身边的许多人很多年也没有看过春晚了。因为,此春晚与彼春晚早不是一回事了,充斥着说教,寡淡如水,激不起心底一点点波澜,不看也罢!

烟花爆竹也没有了,年味淡了。以往过年,大街小巷、村头村尾,到处是燃放烟花爆竹,爆竹声此起彼伏,从年前到大年十五,没个停息,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特别开心,当然,也难免一些地方会出现一些意外。现在,许多地方相继禁了烟花爆竹,安全倒是安全了,不过,这年味也消失。

过年的铺垫与“前戏”少了许多,过年的氛围不浓厚了,年味也淡了。以往接近小年,各种庙会、展销会、歌舞表演随处可见,家家户户忙着采购年货,裁着新衣,准备着红包。而许多单位与企业也是默许员工上个半天班,搞着各种运动会、游戏、联欢晚会迎新春。而今,在超级“卷“的氛围中,许多单位过年前还在天天加班,甚至年三十还在上班、谈工作。这过大年的氛围酝酿不足,年味自然也淡了。

左邻右舍串门没了,走亲访友少了,年味也淡了。以往,物质短缺之时,家家户户都自己准备一些年货,比如搞肉丸、鱼丸,炸鱼包,包饺子,左邻右舍都分享一些。大年初二开始,就忙着走亲访友,其乐融融。现在,高楼大厦中,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没有了分享和沟通,没有了串门。甚至许多年轻人秉持不婚、不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亲戚都懒得走动,这日子淡得如水,和平常日子没有两样,那来什么年味?

工作、收入不如意,年味也淡了。以往,返乡人群如潮水一般汹涌地涌向汽车站、火车站,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构成新年特有景象。现在许多工厂开工不足,许多外乡打工人早早回家了,那种汹涌澎湃的返乡大潮的盛况难得再见。经济状况不理想,许多人也懒得逛街,甚至连通过短信、微信拜年的人也少了,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现象也少了,许多人在餐馆吃饭次数也减少了,年味也淡了。

还有一个很私人的因素,那就是自己随着年岁增长,已经不复像少年一样为一点零食、压岁钱而兴奋,在同玩伴的打打闹闹之中可以寻找无穷乐趣,而是有一种身体在衰老,人生在走下坡路,退出江湖的感觉。特别是面对逐渐陷入一潭死水的社会现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和挫败感。所以,对于过年也提不起兴趣,年味也就淡了。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那么,你觉得年味真的变淡了吗?请在下方留言。

版权声明:转载未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娓娓道事”)和作者姓名(易浩宇),均视为侵权,作者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