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第二十条》的讨论声越来越大了,不仅吸引了“普法顶流”罗翔老师去看电影,看完后他还特地录制了一段十几分钟的视频来谈自己对《第二十条》和对相关法律的看法。
都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在看完罗翔老师对《第二十条》的解读后,我才明白这部电影真的是拍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是为民发声的良心之作。
在视频里,罗翔老师先分享了自己会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他说因为《第二十条》和自己有着莫大的渊源。
罗翔老师之所以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法学名人,很大程度是因为解读《刑法》第二十条,当初让他爆火的于欢辱母杀人案和昆山于海明反杀案这两个案件,所涉及的法规正是《刑法》第二十条。
而巧合的是,电影《第二十条》就是讲的这条法律,甚至电影里的三个故事里,其中的主线故事就由这两起案件作为原型改编。
通过这部电影,很多曾经只闻其名不知其事的观众,也第一次了解到了这类案件的始末,知道了为什么案件当时会在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之间举棋不定,为什么第二十条需要科普、阐释。
不管是题材还是故事内容都和自己如此契合,罗翔老师当然会去看。
罗翔老师在视频中丝毫不掩饰对影片的溢美之词,评价说:“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也不断向我们追问: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这么高的评价,足以说明《第二十条》带给罗翔老师深刻的触动和思考,能拿捏住专业人士的品评,看来张艺谋导演真是把《刑法》二十条拍明白、拍透了。
而且罗翔的这句话,恰好和影片里雷佳音说的那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相呼应,给司法从业者抛出新的命题。
《第二十条》里的3个案件,都说明了司法公正对公民生活的重大影响。
如果司法不公正,那么韩明的儿子就会因为见义勇为过程中失手打伤了霸凌者,而因此辍学。
如果司法不公正,出手制止色狼的公交车司机就会因为挨打反抗时下手过重,而一辈子背着犯罪的污点过日子。
如果司法不公正,那么为了保护妻女不受凌辱而出手的王永强将被判处死刑。
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是该在法律的保护下堂堂正正地活着,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是该活得小心谨慎,见死不救、明哲保身?
电影《第二十条》没有回避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而是用实实在在剧情的推进,给了观众满意的解答。
其实我特别理解罗翔为什么会如此欣赏这部电影,因为张艺谋导演普法的方式和罗翔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人都是在用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向观众解释和普及最严密的法律,作为两个人共同的受众,我感觉他们之间应该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欣赏。
这也是本片最令我意外的地方,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司法片,它并不像以往同类型的作品那样一本正经地不苟言笑,让人觉得法律是明镜高悬,是离观众很远的东西。
相反,《第二十条》以喜剧的方式展开,在打打闹闹里就把案子给讲了,同时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这二者之间区别明明白白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教育专家们追求的寓教于乐的效果也不过如此了吧。
影片在搞笑之余,更是把法与理与情这个被人争议不休的话题再次摆在了观众的面前,而且给出了明确的观点: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我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
这样的呈现手法一下子就拉近了法和民之间的距离,让人觉得法律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很可能是电影里平凡的公交司机,是一个热心肠的高中生,即便如此普通,我们都有可能会加入法律的纷争中。
这种让人感觉法就在身边的普法,是真的特别实用。
有人赞这部电影没有很多司法片那种说教的感觉。它首先让人觉得是一部娱乐向的影视作品,然后才通过把大家代入到剧情里衍生出普法行为,一点也不生硬。
有人说影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法条给大家讲明白了,再结合罗翔老师的讲解,更加让人感受到电影的现实意义。
还有人附和罗翔,怒赞《第二十条》没有站在理性的上帝视角来审判当事人,而是站在了事发时一般人的立场来拍摄几个案件的经过,让观众更加能明白法理之外还有人情的道理,拍出了一部很有温度的影片。
这样一部风趣、幽默、有温度、又有深度的司法片,难怪罗翔老师会亲自站台夸夸。
连风趣幽默的“普法顶流”罗翔老师都认证过了,《第二十条》真的可以放心看,冲!
热门跟贴